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刑法的空间效力

刑法的空间效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22 15:02:30 0人浏览

导读:

刑法的适用范围,又叫刑法的效力范围,可以分为刑法的空间效力和刑法的时间效力。那么刑法的空间效力是什么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刑法的空间效力
  •   核心内容:刑法上刑法的效力范围即适用范围包括空间效力与时间效力,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发生、对什么人和在什么时间内具有效力。

      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也就是要解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它一共包括四个原则: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我国刑法采用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其他原则。下面我们对这四个原则进行详细的解读。

      一、属地原则

      即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这一原则以地域为界对在本国犯罪的人进行有效的打击,维护我国的秩序。

      二、属人原则

      即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法。这一原则主要是体现我们国家对于本国人员的犯罪的管理,体现了国家对于公民的负责任的态度。

      三、保护原则

      即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凡侵害本国国家或公民...

  •   刑法的适用范围,又叫刑法的效力范围,可以分为刑法的空间效力和刑法的时间效力。那么刑法的空间效力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刑法的空间效力,就是指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也就是要解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1)属地原则。即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的,都不适用本法。

      (2)属人原则。即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法。

      (3)保护原则。即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凡侵害本国国家或者公民利益的,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法。

      (4)普遍管辖原则。即以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标准,凡发生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侵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不论犯罪人士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法...

  •   核心提示:司法考试即将到临,针对刑法适用范围中的空间效力这个知识点,您复习好了吗?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一国的刑法在什么时间,对哪些人,对哪些地方能够适用,再通俗的讲,在什么时间,对哪些人,对哪些地方能够产生效力,能够发挥作用,因此我们也把刑法的适用范围叫做刑法的效力范围。刑法的效力范围又可以分为刑法的空间效力和刑法的时间效力。法律快车小编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等相关知识点,仅供学习参考!

      刑法的空间效力

      是指中国刑法对哪些人,在哪些地方能够产生效力。对于刑法的空间效力,通常适用四个原则,分别是属地管辖原则、属人管辖原则、保护管辖原则和普遍管辖原则。

      属地原则中的“地”

      是指中国地,或者换句话说,犯罪地在中国。此原则适用于外国人在中国犯罪的情形。《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

  •   对于共同犯罪中主犯的量刑,1、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2、对其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对于从犯胁从犯还要教唆犯的量刑就要根据他们所犯罪行相应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二十七条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八条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

  • 对于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根据他们在共同犯罪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作用分别处罚,法院根据以下原则就行判决,主要是从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来进行量刑。那么刑法对共同犯罪量刑是怎么规定的?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刑法对共同犯罪量刑是怎么规定的

      刑法第26条第3款和第4款对主犯的刑事责任问题作了专门规定。根据这一规定,主犯的刑事责任可分两种情形:

      1、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2、对其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二、共同犯罪从犯如何处罚?

      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的刑事责任是同主犯应负的刑事责任相比较而言,比主犯应受到的刑罚处罚要轻。但也不是说,所有的从犯实际受到的处罚一定比主犯轻。因为主犯可能具有从轻或者减轻甚至免除处罚...

  •   一  几乎每一个法律院系的大学生们在学习刑事诉讼法时,都会从教科书中了解到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其中,刑法是内容,刑事诉讼法是形式。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这种结合和统一,可以说是刑事诉讼所要采取的诉讼形式和方法的结合与统一。[i]这一命题是建立在经典作家马克思的下述论述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审判程序只归结为一种毫无内容的形式,那么这样空洞的形式就没有任何独立的价值了。在这种观点看来,只要把中国法套上一个法国诉讼程序的形式,它就变成法国法了。但是,实体法却具有本身特有的必要的诉讼形式。例如中国法里面一定有笞杖,和中世纪刑律的内容连在一起的诉讼形式一定是拷问—以此类推,自由的公开审判程序,是那种本质上公开的、受自由支配而不受私人利益支配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属性。审判程序和法二者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就象植物的外形和植物的联系,动物的外...
  •   新刑法于2015年8月29日三审通过公布,自2015年11月1日实施。新刑法对刑事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依据法定最高刑的不同,追诉期限也应当不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犯罪行为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在本文详细介绍刑事追诉时效的相关知识。

      根据我国刑法,追诉时效的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新刑法对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

      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

  •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