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损害赔偿> 欺骗消费者怎么处理

欺骗消费者怎么处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8-04 11:23:14 0人浏览

导读:

有的不良商家或者生产商家欺骗消费者谋取不当利益。这给消费者带来很大困扰。那么,欺骗消费者怎么处理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介绍欺骗消费者怎么处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欺骗消费者怎么处理
  •   有的不良商家或者生产商家欺骗消费者谋取不当利益。这给消费者带来很大困扰。那么,欺骗消费者怎么处理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介绍欺骗消费者怎么处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被欺骗的消费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提出3倍赔偿,还是要求500元赔偿,以有力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欺骗消费者行为处罚

      根据《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法给予如下处罚:

      1、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2、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3、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二、欺骗消费者行为赔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

  • 欺骗消费者的,可能会被市场监督管理行政部门或者质监部门处罚,销售者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受到的损失,增加的数额为商品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费用不足500元的,增加到500元。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律师,吴勇波。

      根据《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法给予如下处罚:

      1、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2、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3、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所以,消费者碰到商家欺诈的行为,可以依法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处理。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   商家欺诈消费者是违法的,不但消费者可以申请赔偿,而且工商部门还可以对商家进行处罚。那么,常见的欺诈消费者行为有哪些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介绍欺诈消费者行为有哪些,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3条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销售掺杂、掺假,以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

  •   有的商家为了牟利欺骗消费者导致消费者权利受损。有的人可能会疑惑,欺骗消费者商家怎么赔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如果有欺诈行为,要对消费者进行3倍赔偿,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新消法欺骗消费者商家给予3倍赔偿是获赔的最低限度。

      2、从立法目的来看,法定惩罚性赔偿仅是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最低限度,而非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最高限度。

      3、倘若经营者与消费者明确约定更大力度的惩罚性赔偿条款,不违反立法本意。另外,基于契约自由的精神,经营者与消费者可自由约定高于法定倍数的惩罚性赔偿条款。如果商家拒绝按约赔偿,消费者可以向法院起诉主张权利。

      4、第五十五条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

  •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消费者一直都是弱势对象,经常可以看见需要消费者被欺骗损失了很大的利益,这是非常不应该的。那么对于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具体行为表现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具体行为表现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具体行为表现

      1、经营者不依法标明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主要指经营商品和服务的经营者没有按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依法实行明码标价制度。

      2、经营者对消费者的询问置之不理或者不作明确答复。不同的消费个体,往往对有关商品或服务有不同的疑惑,对此特定的答复信息可能构成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决定性条件。碰到有消费者不明白商品或者服务中的说明,请经营者予以解释、说明或者示范时,有的经营者对此冷嘲热讽,有的置之不理,甚至说一些有伤消费者人格尊严的话。

      3、消费过程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过程中,采...

  •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5年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5)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7)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8)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9)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10)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11)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1...

  • 消费者被欺诈的可以通过与商家协商和解的方式索赔或者通过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的方式索赔。还可以通过拨打12358价格举报热线,或登录全国12358价格监管平台进行举报。当然也可以通过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的方式解决赔偿问题。我国法律规定,经营者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主张三倍赔偿。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   【消费者知情权】如何依法保护消费者知情权

      (一)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消费者要充分保障自己合法权益要加强维权意识, 许多消费者为了避免麻烦也就听之任之,认为没有必要为了几元钱的小事大动干戈。一些经营者抓住消费者这样的心理,不断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知情权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一项权利,加强维权意识,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如何提高维权意识,我认为,消费者应该做到,只要有侵害消费者权利的事情出现,消费者都应该用法律或去消费者协会保护自己。平时多看一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类的法律书籍,来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以备受到侵害时不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多参加一些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多看一些案例,以备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还不知道。

      (二)司法保护

      按照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负责各类案件的审理工作,包括民事、行政及刑事的。它是保证消费者诉讼权利得以实现...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