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劳动法>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量刑标准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量刑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22 09:50:39 0人浏览

导读: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行为。那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量刑标准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量刑标准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行为。那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量刑标准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规定: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在工作期间中,用人单位要按时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不能恶意拖欠或者不支付劳动者工资的。那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量刑的标准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量刑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规定: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有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量刑的标准的相关内容。

  •   我们参加劳动活动都要获得相应的报酬,劳动法也在保护所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还是有人不支付劳动者的报酬,比如每年都有农民工兄弟辛辛苦苦找开发商讨要工薪的新闻,这种行为是违法的,那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量刑标准是怎样?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量刑标准是怎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规定: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那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规定: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我们参加劳动活动都要获得相应的报酬,劳动法也在保护所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还是有人不支付劳动者的报酬,比如每年都有农民工兄弟辛辛苦苦找开发商讨要工薪的新闻,这种行为是违法的,那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量刑标准是怎样?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量刑标准是怎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规定: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其中数额较大的标准有两个为:(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

    我国刑法对本罪的描述是大众对拖欠工资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最朴素的理解,但构成本罪必不可少因素是“数额较大且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并不是简单地拒不支付数额达到立案标准即构成犯罪。且由于此罪的意义以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为主,以惩罚用人单位为辅。因此,若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量刑标准:行为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出于加强民生保护目的,加大对一些严重损害劳动者利益的行为惩处力度,将部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纳入了刑法调整范围。鉴于传统观点认为,欠薪仅仅为欠债,是否支付劳动报酬本质上是民事行为,没有必要将其上升为刑事犯罪,为此,是否应将部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入罪,如何合理界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的罪名,使之更具科学性、可行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人士热议的话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1997年后最大规模的一次刑法修改。拒不支付劳动者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也正式列入《刑法修正案(八)》法条,进一步强化了刑法对民生的保护。为统一司法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五)》。该司...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穆晓艳律师。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

      犯罪主体要件:本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企业和自然人。

      1、犯罪主体要件。

      本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企业和自然人。

      2、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主观上明知自己的“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这种不作为行为会产生劳动者不能及时实际得到劳动报酬的社会危害后果,即希望或放任这种后果发生。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