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公司法> 偷税漏税处罚标准是什么

偷税漏税处罚标准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11 10:00:06 0人浏览

导读:

偷税漏税事件出现影响极为严重,政府部门为此也加大了监督和制裁力度,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个公民平等的缴纳税款。那么,偷税漏税处罚标准是什么?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收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阅读。
偷税漏税处罚标准是什么
  • 贸易公司偷税漏税的处罚标准为: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犯罪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或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公司偷税漏税处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

  • 偷税漏税事件出现影响极为严重,政府部门为此也加大了监督和制裁力度,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个公民平等的缴纳税款。那么,2019偷税漏税处罚标准是怎样的呢?我相信你对这个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今天就带你详细了解与之相关的法律问题。下面,请看详细介绍。一、2019偷税漏税处罚标准1、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4、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5、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
  • 以下为大家解答偷税漏税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这一问题。

    第一,“偷税漏税”是一个我们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但我国现行刑法中并没有偷税漏税罪这一罪名。

    第二,在二00九年《刑法修正案(七)》已将《刑法》中的偷税罪修改为逃税罪。

    第三,《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了对自然人犯罪的处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四,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了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该条的规定处罚。

  •   挪用公款罪是指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那么,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l998年5月9日施行)的规定,对挪用公款案量刑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给他人使用。

      挪用公款给私有公司、私有企业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2、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给国家、...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