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缓刑条件有哪些

缓刑条件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22 10:48:57 0人浏览

导读:

缓刑是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那么缓刑条件有哪些?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以下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缓刑条件有哪些
  • 缓刑的条件有: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法律依据:《刑法》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 在生活中,如果行使了违法犯罪的行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我国,对于犯罪份子的打击力度也是非常强的,在非法采矿罪中,又会有怎样的量刑呢?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非法采矿罪判缓刑的条件?接下来详细为您介绍!一、非法采矿罪判缓刑的条件至于非法采矿能不能判处缓刑,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犯罪分子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并且符合以下条件的,就能判处缓刑:1、犯罪分子是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分子是怀孕妇女、犯罪分子年满75周岁的;2、犯罪的情节是比较轻的;3、犯罪分子有悔罪表现的,例如向被害人进行赔偿、取得被害人谅解、积极进行劳动改造等;4、判处缓刑对犯罪分子居住地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通过以上的分析,非法采矿罪的犯罪分子能不能判处缓刑,主要看犯罪分子是否符合判处缓刑的条件,符合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判处缓刑后缓刑人员要遵守缓刑的规定,进行社区矫正服务。二、缓刑不适用情况有哪...
  • 缓刑是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想必很多人想要了解,缓刑是否构成累犯?缓刑累犯的构成条件是什么?下面为您介绍一下。一、缓刑是否构成累犯缓刑的执行在性质上如果属于刑罚的执行,那么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期满后可以成立累犯。缓刑考验期内又故意犯罪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并对新的罪行进行见减后并的原则进行量刑处罚。缓刑考验期内仍然是对刑罚的执行,不属于执行完毕,因此,我认为缓刑考验期内又故意犯罪不适用累犯。首先,从累犯制度本身来看:由于累犯具有严重的人身危险性,通过对累犯从重处罚以达到罪责刑相一致并实现预防犯罪的目的。宣告缓刑的前提条件之一是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较小,不致再危害社会。但这是法官根据已然的犯罪情节和犯罪人的悔罪表现推断出来的。这一推断是不可靠的,所以各国刑法规定了撤销缓刑的条件。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期满后五年内...
  •   有期徒刑缓行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罪行要轻。我国法律规定判处管制和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才能适用缓刑。第二,要有悔过表现,即使被告人在社区矫正不存在社会危害性。第三,被告人不能是累犯或者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 以下为大家解答缓刑和假释有什么区别这一问题。

    第一、适用对象不同。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第二、适用根据不同。适用缓刑的根据是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适用假释的根据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

    第三、适用的时间不同。缓刑是在判处刑罚的同时宣告的;假释是在犯罪分子执行刑罚的过程中根据犯罪分子的表现,以裁定作出的。

    第四、不执行的刑期不同。缓刑是对原判决的全部刑期有条件地不执行;假释必须先执行原判刑期的一部分,而对尚未执行完的刑期,附条件地不执行。

    第五、性质不同。缓刑是一种刑罚裁量制度,假释是刑罚执行制度。

    第六、作出决定的时间不同。缓刑是判决时作出,假释是服刑期间作出,但是它们都是由人民法院来作出的。

  •   一、我国撤销缓刑的条件:一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包括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二是发现漏罪,即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前还有未被判决的依法应当追究的犯罪行为;

      三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具有情节严重的违法、违章但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

      二、《刑法》

      第七十七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   在犯罪人符合缓刑的条件的话,是可以宣告缓刑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但是宣告缓刑期后是有一个考验期的,在这个考验期中缓刑有可能因为一下条件被撤销,那撤销缓刑的条件有哪些呢?法律快车小编收集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撤销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关于撤销缓刑,是指不再适用缓刑,对缓刑犯执行原判刑罚或者重新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根据刑法第77条的规定,撤销缓刑和缓刑撤销后对犯罪分子的处理有以下两种情况:

      1、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这种情况下,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关于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刑法对新犯的罪和新发现的罪并没有特别规定,应当理解为无论新犯的罪和新发现的罪是什么性质的犯罪,罪行是轻是重,也无论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都应当...

  • 缓刑与监外执行的区别:监外执行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缓刑适用的范围则小于监外执行。监外执行以有碍关押执行的法定情况,也就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为条件。而缓刑是以不致再危害社会为条件。法律依据:《刑法》 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五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   在现阶段法律中对于假释的规定是十分之多的,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假释才是能成立的,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更不用说假释跟减刑的区别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假释和减刑的区别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假释和减刑的区别有哪些

      1、对象不同。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且执行了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且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2、次数不同。假释只能适用一次,而且附有考验期和必须遵守的条件;减刑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多次。3、内容不同。假释是将犯罪分子提前释放,在考验期内予以考验;减刑则是适当减少犯罪分子的刑期,犯罪分子仍然在监狱里执行相关的刑期。4、新罪和漏罪产生的影响不同。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犯罪分子有新罪或者漏罪的,则撤销假释,按《刑法》第69条规定的原则进行数罪并罚;减刑后有新罪或者漏罪都不影...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