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如何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如何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22 14:42:21 0人浏览

导读: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集资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那么如何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集资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集资诈骗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图还本付息。1.从筹集资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资金也是用于生产经营,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个人挥霍,或者用于偿还个人债务,或者用于单位或个人拆东墙补西墙,则定集资诈骗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2.从单位的经济能力和经营...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中最为突出的犯罪之一,特别是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在近几年有愈演愈烈的态势,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规定罚金?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认定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只有具备一定的数额或情节才能构成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下称“《追诉标准》”)第二十四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

      (3)...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属于非法集资罪的一种,我国刑法第176条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罚作了详细的规定,那么哪些情形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面法律快车编辑在本文整理介绍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4种认定方法以及处罚的相关内容。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具体认定方法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追诉标准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中最为突出的犯罪之一,特别是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在近几年有愈演愈烈的态势,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规定罚金?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认定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只有具备一定的数额或情节才能构成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下称“《追诉标准》”)第二十四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

      (3)...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集资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集资诈骗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图还本付息。1.从筹集资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资金也是用于生产经营,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个人挥霍,或者用于偿还个人债务,或者用于单位或个人拆东墙补西墙,则定集资诈骗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2.从单位的经济能力和经营...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的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区分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关键在于吸收公众存款是否以单位的名义,所吸收的款项是否归单位所有。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违法行为。那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处罚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介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处罚,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以下为大家解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怎么判刑的这一问题。

    第一,本罪是指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第二,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三,非吸案子的特点是牵扯面广,受害群众人数较多,很多案件都是打着高额回报率的幌子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之实。希望大家在投资时擦亮双眼,对于承诺利息过高的项目一定要谨慎投资。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张利民律师。以下为大家解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的问题。

      最新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标准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第一方面: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量刑:

      1、个人吸收存款额不满20万元或变相吸收存款不满30户,但给存款人造成10万元损失的,基准刑为拘役三个月;

      2、个人吸收存款造成存款人损失20万元,或吸收公众存款30户,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

      第二个方面: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个人吸收存款100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三年。

      第三个方面:单位犯罪责任人员量刑:

      1、单位吸收存款额不满100万元或吸收公众存款不足150户,但给存款人造成50万元损失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基准刑为拘役三个月;

      2、单位吸收存款造成存款人损失100万元或吸收公众存款150户,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