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债权债务> 民间借贷利率

民间借贷利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24 15:10:26 0人浏览

导读:

民间借贷利率是指居民个人与企业、居民个人之间借贷的利息率。那么民间借贷利率多少合适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大家准备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民间借贷利率
  •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而非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那大家了解民间借贷利率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民间借贷利率

      按照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之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也就是说,不超过24%的利息均受保护;超过24%不到36%的利息看做自然债务,给了的不用还,没给的不能再要;超过36%的部分一律不保护。

      二、民间借贷利息怎么算

      民间借贷问题,是民间发生较多的纠纷之一。...

  •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但在我们签订民间借贷合同的时候,常常不知道如何约定民间贷款利率,那么民间借贷利率该如何约定呢?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民间贷款是区别于传统的银行贷款,即通过民间组织或企业按双方约定的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放贷方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贷款方短期的资金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放贷方也可以由此取得中间收入而盈利。

      民间贷款必须有约可守、有约必守,只要该约定不违法、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银行法定利率的四倍均为有效。

      以上就是“民间借贷利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刚刚从一家信用社弄到50万元的贷款,月息竟然达到1分,相当于年利率12%了。”在河南省信阳市从事服装批发生意的周彬透露,今年以来,信用社的贷款利息一直在攀升,贷款也越来越难办。

    对周彬来说,这50万元贷款确实来之不易,两个多月前就开始申请,几乎每周都要往信用社跑两趟,不仅押上了自己的房产证,还把弟弟的房产证也借来抵押。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信阳市有的县信用社的贷款利息已上升到最低月息八厘,年利率接近10%,不过能拿到月息八厘的人非常少,大部分贷款都是月息1分,甚至月息高达1分2厘,相当于年利率最高达到14.4%。

    “好不容易贷款审批下来了,信用社还要求必须按季度结清利息,还款压力相当大。”周彬坦陈,服装批发生意本来利润就不多,12%的年利率占去了他大部分的利润,按季度结息则像一座大山时时压着他,生怕某个季度还不上利息。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当地走访了...

  • 在民间借贷有偿合同也可以是无偿合同。如果民间借贷合同为有偿合同,则其利息和利率的确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当事人对利息和利率有约定的,按照合同的约定办理。(2)民间借贷合同当事人之间约定利率的,其约定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但是不得高于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根据司法解释,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这一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3)民间借贷当事人之间不得约定计算复利。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指出,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其利率超出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4)民间借贷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即推定为无息借款。(5)自然人之间约定的定期无息借贷,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贷经催告不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

  •   一般找别人借钱的人开口标准语录就是:“借我多少多少钱,我什么时候还给你。”确实我们在金钱的借贷关系上,一般不约定归还日期的人我们就不会把钱借给他人,除非是自己的亲人或者是跟自己关系像亲人的朋友。那么民间借贷抵押担保期限多久呢?接下来就有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来解答一下关于民间借贷抵押担保期限多久及其相关问题。

      一、民间借贷抵押担保期限多久?

      有约定担保期限的,按约定执行。未约定的,担保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第二十五条 【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

  •   我们知道民间借贷是有一定利息的,那么,民间借贷的利率有多少?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阅读。

      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不能超过24%,超过24%的,法律不予保护。《最高法院关于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9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规定》”)正式施行。下文为您详细介绍司法解释对民间借贷做了哪些新规定。1、对民间借贷行为及主体范围、受理与管辖进行了规定。司法解释规定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从借贷主体的适用范围上与金融机构进行了区分。规定了民间借贷案件的受理与管辖,包括起诉条件、民间借贷合同履行地的确定以及保证人的诉讼地位等问题。法条: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2、对民间借贷案件涉及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交叉的情况作出规定。规定对于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民间借贷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对于与民间借贷案件虽有关联,但不是同一事实的犯罪,人民法院应当将犯罪线索...
  •   担保人,作为借款人在借款时的一个保障性条件的出现,能够有效地约束借款人及时还款。贷款人在不能还款的情况下,担保人是需要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因此,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便是贷款担保人的担保期限是多久,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疑惑。

      一般来说这是与贷款或借款时,订立的合同所决定的。如果贷款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保证期限的,则贷款担保人的有效期限在主债务履行期满后6个月结束;对于在贷款合同和前款中就保证期限有明确规定的,则又可分两种情况:在保证期间内,银行未对借款人提起诉讼的,担保人免除责任;如果银行以对借款人提起诉讼,则保证期间时效中断。而对于贷款担保人需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期限,与上一致,主要还是看合同中是否有明确规定。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