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犯罪立案怎么处理

犯罪立案怎么处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4-08 15:06:09 0人浏览

导读:

犯罪证据不足的处理:1、在审查起诉阶段的,应当作不起诉决定;2、在一审阶段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3、在二审阶段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那么犯罪立案怎么处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以下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犯罪立案怎么处理
  • 对于老人犯罪的处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21条规定,对于老年人犯罪,要充分考虑其犯罪的动机、目的、情节、后果以及悔罪表现等,并结合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的可能性,酌情予以从宽处罚。

    《刑法》第十七条之一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七条之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二十一条

    对于老年人犯罪的处理,需要充分考虑其犯罪的动机、目的、情节、后果以及悔罪表现等,并结合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酌情予以从宽处罚。

  •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是指触犯法律而构成罪行。做出违反法律的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盗窃罪立案后一般无法撤案。除非存在犯罪嫌疑人经特赦令免除刑罚或者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情形,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撤案的。但是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及时退赃退赔、争取被害人谅解来获得从轻处罚。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 行为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又犯罪的,会这样处理:执行机关应当暂扣其保证金,待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决定是否没收。对故意重新犯罪的,应当没收保证金;对过失重新犯罪或者不构成犯罪的,应当退还保证金。取保候审是相关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暂不羁押的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   当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危险的时候,可以被取保候审,可是如果取保候审期间又犯罪就违背初衷了。那么,取保候审期间又犯罪怎么处理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被取保候审人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被取保候审期间的义务,但在取保候审期间涉嫌重新犯罪被公安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执行机关应当暂扣其保证金,待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决定是否没收。对故意重新犯罪的,应当没收保证金;对过失重新犯罪或者不构成犯罪的,应当退还保证金。

      没收保证金系刑事司法行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但当事人如不服复核决定,可以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

      被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的,还可以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被依法没收保证金后,公安司法机关仍决定对其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的期限应当连续计算。

      以上就是关于取保候审期间又...

  •   绑架罪侵犯的客体不仅是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自由,还包括有关的财物,因为对于绑架罪怎么样进行认定,这个也是比较复杂的,如果想要对行为人的行为认定为是绑架罪既遂,那么在这个时候就会有相应的处罚,接下来就和法律快车小编一同来了解绑架罪犯罪既遂怎么处罚。

      一、绑架罪犯罪既遂怎么处罚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非法拘禁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二、怎样才构成绑架罪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

      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对他人实施绑架,直接危害被害人的生命健康。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常常以危害被害者相威...

  • 贪污贿赂犯罪的定罪量刑是:犯本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且情节严重的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 先来看一则实际案例:服刑人员周某,1991年因抢劫、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1994年因脱逃被加刑一年,1994年又因脱逃被加刑一年,2000年获减刑八个月,2002年2月被假释。2003年11月,周某在假释期间因抢劫被刑事拘留,一审被判死刑。就该案来看,周某在服刑期间两次脱逃加刑,说明其在改造过程中并没有深挖犯罪根源、认罪服法,其犯罪恶习仍很深,却被予以假释,最终造成严重危害社会的后果。我国现行刑法规定假释的限制对象仅仅是累犯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结合上述案例,笔者认为假释的适用条件中应增加一条,即服刑期间又犯罪的不得假释。首先,与刑法规定的累犯来比较。刑法规定累犯不能被假释,主要考虑的是累犯的主观恶性较大,如果将其假释,会有再危害社会的可能性。监狱内又犯罪主要是脱逃、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盗窃等几种,都属于故意犯罪。罪犯在...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