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合同纠纷> 合同诈骗立案要素

合同诈骗立案要素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4-02 16:09:55 0人浏览

导读:

对于涉嫌合同诈骗的案件。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立案的条件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自然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以下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合同诈骗立案要素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合同诈骗立案要素
  •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 对于涉嫌合同诈骗的案件。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立案的条件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自然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
  • 如果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应予立案追诉。犯合同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
  • 合同诈骗与诈骗罪的区别包括:1、诈骗罪只侵犯财产所有权,是单一客体,而合同诈骗罪侵害的是复杂客体;2、诈骗罪可以表现为虚构任何事实或隐瞒真相,以骗取财物,合同诈骗罪只是在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因而欺诈手段有特定范围的特殊性;3、诈骗罪限于自然人主体,合同诈骗罪主体包括单位。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关于个人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确定具体的标准,一般的诈骗罪立案标准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穆晓艳律师。1、诉讼诈骗行为并不符合诈骗罪的本质特征。2、诉讼诈骗行为没有犯罪中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的对应性。3、诉讼诈骗结果发生主要源于法律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的局限和受害人举证、质证能力。4、诉讼诈骗结果在民事诉讼程序上完全可以避免或者补救,不需要刑事司法介入。5、如果诉讼诈骗行为构成诈骗罪,将破坏民事诉讼制度和导致诈骗罪泛滥。民事诉讼中,加害人除了对虚构的事实情形是明知的外,对隐瞒的事实情形往往也是明知的,如果这些行为构成诈骗罪,几乎大部分二审、再审改判的案件加害方都构成诈骗罪。因为诈骗罪属于故意犯罪,存在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既遂等状态,许多案件的加害人只要到法院立案就已经构成犯罪了,即使一方当事人后来撤诉了,那也可能构成中止或者未遂。这必将导致诈骗罪泛滥,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综上所述,诉讼诈骗行为不构成诈骗罪,也不应该构成诈骗罪。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
  •   诈骗是采取非法手段欺骗他人使他人基于一个认识错误处分自己财产的行为的,如果在这个欺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合同的条件就是构成合同诈骗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诈骗与合同诈骗的区别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诈骗与合同诈骗的区别

      “诈骗和合同诈骗的区别为: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罪只侵犯财产所有权,是单一客体,而合同诈骗罪既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同时又侵犯合同行为管理制度;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尽相同。诈骗罪可以表现为虚构任何事实或隐瞒真相,以骗取财物,等等。”

      二、合同诈骗行为简介

      合同诈骗,即行为人必须有使对方当事人受欺诈而陷入错误,并因此为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有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既可以表现为欺诈人以一定的方法故意使对方当事人陷入错误,也可以表现为欺诈人以一定的方法故意阻碍对方当事人使其发生错误;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方式,也可以表现为本应作...

  • 下面我将针对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做如下简单分析。

    首先、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罪只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而合同诈骗罪除了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外,还侵犯了市场交易秩序和国家合同管理制度;这也是为什么诈骗罪属于侵犯财产的犯罪,而合同诈骗属于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原因所在。

    2、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诈骗罪主要表现在行为人采取欺骗的行为,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而交付财产。而合同诈骗罪是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合同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因此合同诈骗罪的手段仅限于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利用合同手段骗取公私财物。

    3、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分关键: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分关键在于:诈骗行为是否发生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利用合同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或者财产性利益。

  •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那么关于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呢?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呢? 下面由法律快车刑法小编为您详细介绍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1、“以非法右有为目的”是区别罪与非罪界限的重要标准。在认定诈骗贷款罪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贷款到期不能偿还,就以诈骗贷款罪论处。实际生活中、贷款不能按期偿还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原因也很复杂,如有的因为经营不善或者市场行情的变动,使营利计划无法实现不能按时偿还贷款。这种情况中,行为人虽然主观有过错,但其没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故不能以本罪认定。有的是本人对自己的...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