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协从犯的刑事责任

协从犯的刑事责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1-18 10:17:53 0人浏览

导读:

刑事责任是否可以私了要看具体情况。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自诉案件,比如暴力干涉婚姻罪、虐待家庭成员罪、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等。这种刑事案件,司法机关不能主动进行追究,要由当事人控告起诉,如果人不告不诉,则司法机关不会处理,不会提公诉,即这种案件可以私了。那么协从犯的刑事责任?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以下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协从犯的刑事责任
  • 刑事责任是否可以私了要看具体情况。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自诉案件,比如暴力干涉婚姻罪、虐待家庭成员罪、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等。这种刑事案件,司法机关不能主动进行追究,要由当事人控告起诉,如果人不告不诉,则司法机关不会处理,不会提公诉,即这种案件可以私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条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 什么是指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人,一般来说就是指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但是一不具备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例如说身体有缺陷,缺陷,或者是说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比较小,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标准,这些都是有限制的一个刑事责任能力。接下来为大家带来什么是指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人的详细知识,希望帮助到大家。一、什么是指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人刑事责任能力人。在法律上,根据具体情况又细分为了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人,以及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什么叫做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人,指的是行为人虽然有《刑法》意义上的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部分的、残缺的,这种人便属于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人。从两个方面讲:第一,从年龄上看,有可能他是已满14周岁,但是未满16周岁的人。这种情况下由于他只对抢劫、强奸等八种罪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是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人;第二,不具备完全的辨认和控制能力,所拥...
  • 所谓刑事责任的根据,从犯罪人方面说,实际上是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理由承担刑事责任问题;从国家方面说,是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它回答国家基于何种理由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的问题。显然,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讨论刑事责任的根据,不是仅仅是为了说明刑事责任与犯罪之间的基本关系,而是要进一步具体说明行为人应否负刑事责任,以及负多大刑事责任的基础和依据,说到底是要说明行为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严重程度的犯罪的基础和依据。

    刑事责任是质与量的统一,刑事责任的根据也存在质与量的根据问题。所谓质的根据,是回答行为人应否负刑事责任的问题;所谓量的根据,是回答行为人负多大刑事责任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研究行为人应负多大刑事责任的问题。可见,刑事责任的根据具有层次性。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解决行为人应负刑事责任的根据何在。

    刑事责任的根据,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来探讨。主要表现在...

  •   共同犯罪中犯罪嫌疑人包括主犯,从犯,胁从犯还有教唆犯。他们的量刑是不一样的,但是都是根据他们所犯罪的罪名进行判刑,只是在量刑方面有所不同,比如他们共同犯罪是盗窃罪,他们所有人的罪名都是盗窃罪,但是主犯的话,就是在刑法规定的量刑标准内进行量刑,如果是从犯或者胁从犯或者教唆犯的话,就要根据那个量刑范围内进行相应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区分主从犯是罪轻辩护的一个重要辩护要点,律师有很大的辩护空间。

    《刑法》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

  •   核心内容: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有什么区别?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都是因为违法了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或者不当行使权利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是因民事关系而产生的,刑事责任是因犯罪行为而产生的。法律快车编辑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区别。

      一、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一般指因民事关系(如合同、债务、继承、婚姻等)而产生的责任,包括赔偿、给付、履约、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

      民事责任的基本特征是:

      1、违反民事义务是民事责任产生的前提,民事责任与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有着必然的联系。

      2、民事责任应当由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人来承担。

      3、民事责任主体只对被侵害人承担责任,对于是否追究民事责任是以被侵害人的意志为转换。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停止侵害、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10种。

      5、民事责任主要由国家审判机...

  •   刑事责任年龄指对违法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年龄范围。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责任年龄以14周岁和16周岁两个界点分为三个部分:完全无责任年龄,即不满14周岁的自然人,对其行为不负任何刑事责任;相对责任年龄,指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仅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完全责任年龄,即16周岁以上者,包括已满16周岁,对其触犯刑法的行为都要负刑事责任。

  •   在刑事案件中,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影响到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那么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依据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依据:

      一、身份证件和户籍证明

      法定身份证件是指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和户口迁移证明,是由公安机关出具给当事人证明其身份的法定证件。户籍证明则是当事人原籍公安机关派出所根据其户籍登记情况出具的证明材料。与其他证明当事人年龄的书证相比,它具有更高的证明价值。

      二、其他证明年龄的书证

      包括出生证明、计生办与村委会证明等,这些材料反映了出生情况的原始记录信息。根据原始记录形成时间的差异,其证明价值各不相同。出生证明形成时间最早,可信度最高;计生办与村委会证明一般是在出生后数日或数年内进行登记,在此期间内可能存在误报等差错,证明力要低一些。

      三、证人证言及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证言本身具有主观性和不稳定性,其证...

  • 下面我将针对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怎么认定的问题,作简要分析如下:

    对共同犯罪人进行正确的分类,是确定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前提,因为我国刑法贯彻罪责自负原则,而不承认团体责任。关于共同犯罪人的分类问题,从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看,基本存在两种:

    1、是按共同犯罪人行为的性质和活动分工的特点来分类。

    2、是根据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分类。

    我国刑法采用折中分类法,即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主,并适当考虑共同犯罪人的分工情况,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 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区别在于:刑事责任是和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相对的,是行为人因犯罪行为而需承担的责任;而具体的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是对行为人处以刑罚,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第三十二条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第六十一条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第六十二条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