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知识产权> 伪造商标是刑事吗

伪造商标是刑事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1-26 10:36:07 0人浏览

导读:

商标侵权一般不是刑事犯罪。但以下情况除外: 1、行为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 2、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 3、其他情况。下面由法律快车的小编在本文详解伪造商标是刑事吗的相关知识。
伪造商标是刑事吗
  • 商标侵权一般不是刑事犯罪。但以下情况除外:1、行为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2、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3、其他情况。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对于商标的注册是受到相关法律规定和保护的,如果出现商标侵权的行为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情节严重的话要接受刑事处罚。那么商标侵权的刑事标准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相关的知识。

      一、商标侵权的刑事标准

      商标侵权涉刑立案标准: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起刑标准定为非法经营数额(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将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起刑标准定为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在3万元以上。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在假冒注册商标罪中增加了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3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也属于追究刑事责任的范围。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六十九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

  • 商标侵权刑事立案标准为:假冒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六十九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 假冒商标罪是有可能适用缓刑的。该罪名本身为非暴力犯罪,如果法院经过审查认为犯罪行为人已经真诚认罪悔罪,不会再重新触犯刑法,那么这种情况下适用缓刑更是没问题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构成问题。

    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故意犯罪,过失不构成本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就构成本罪。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是否严重,直接影响本罪的定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以下二种情形属于“情节严重”:

    1、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

    2、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

    情节是否特别严重,直接影响本罪的量刑。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以下两种情形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1、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

    2、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

    以上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 中律网网友提问:我想问问律师,什么是商标的反向假冒?

    中律网张仁清律师回答:

      商标的反向假冒也称商标的反向仿冒,是指经营者合法取得他人拥有注册商标的商品后,未经商标注册权人同意,擅自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后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向他人虚假地表示商品的真实来源,其实质是一种商标侵权行为。我国修改后的新商标法第五十二条明确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这是商标“反向假冒”行为被认定为商标侵权的法律依据。 在商标反向假冒行为中,擅自除去他人的注册商标,在该商品上粘贴自己的商标销售,不仅违反对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的法律规定,也影响商标的本质功能,使原商品的注册商标难以有效发挥其识别作用,引起商品流通秩序的混乱...

  •   对于一些专业的法律知识,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商标,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谓是无处不在,而这其中也是经常发生一些侵权行为,那同时有关于英文商标审查标准是什么呢,商标法详解都有哪些规定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

      一、商标法详解都有哪些规定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这种行为又称之为“反向假冒”;

      (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所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

  • 一、 防御商标

      防御商标是指不以使用为目的,而在与其注册商标(通常为驰名商标或显著性很强的创意商标)指定商品非类似的商品上注册的相同商标。如日本电器制造商索尼(SONY)电器公司,在自行车、食品等许多与电器并不类似的商品上注册了“索尼”(SONY)商标,以防止他人使用,有损“索尼”声誉。取得防御商标注册后,原商标(正商标或称主商标)的专用权范围得以扩大。如他人在非类似商品上使用该商标,则不为侵犯防御商标的权利,而为侵犯原注册商标(正商标)的专用权。只要正商标在使用,防御商标也视为使用,这样防御商标不会因为不使用而被撤销。而且,有取注册防御商标的人,不受该商品在先注册的限制。比如驰名商标A的指定使用商品(注册商品)为B类商品,他人在C类商品上在先注册了A商标,但他无权禁止驰名商标A的注册人在C类商品上注册A商标。由此可见,防御商标的注册给注...

  •   近几年,商标抢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有些人明知道是别人的还是恶意的抢注,对市场的发展很不利。商标抢注就是将他人已经使用但未注册的商标进行注册。下文将给大家分析商标抢注的原因有哪些,怎么去防止商标抢注等法律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商标抢注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商标抢注有利可图。商标作为重要的知识产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分析各种抢注的案例,不难发现共同之处,抢注人大多属于主观恶意非常明显的,抢注后进行商标倒卖,索取巨额商标转让费,或者以“侵权”之名投诉、起诉以诈取赔偿,又或者按产品销售量索要许可费。在这种大环境下,抢注商标可以赚取丰厚的利润。

      二是钻商标注册制度的空子。我国现行的商标注册制度遵循“注册原则”,将注册而不是使用作为取得商标权的途径。不要求申请注册的...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