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知识产权> 著作权民事转刑事

著作权民事转刑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1-27 16:13:17 0人浏览

导读:

刑事案件要想转为民事案件,除非构不成刑事案件,不能按刑法处罚。构不成刑事案件有多种途径。如:有人报警,警察立案追查,发现案情轻微,不是犯罪的;检察院不批准逮捕,予以释放的等。那么著作权民事转刑事?下面法律快车小编将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著作权民事转刑事
  • 民事案件不会直接转化为刑事案件,但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下,民事案件有可能转化为刑事案件。

    第一是在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发现案件有可能涉及犯罪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移送公安机关。

    第二,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

  •   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侵权的行为很多,需要承担侵权责任的情形也多。有的人可能会疑惑,侵权算民事还是刑事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侵权指的是侵犯民事权益的行为,一般侵权属于民事案件,但如果情节严重同时触犯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属于刑事案件。

      《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四条 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侵权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担侵权责任。

      以上就是关于“侵权算民事还是刑事”的解答...

  • 有关著作权侵权的刑事立案标准为:(1)违法所得数额三万元以上的;(2)非法经营数额五万元以上的;(3)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品数量合计五百张(份)以上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二十六条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或者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或者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或者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违法所得数额三万元以上的;(二)非法经营数额五万元以上的;(三)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品数量合计五百张(份)以上的;(四)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复制品数量合计五百张(份)以上的;(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   侵犯著作权不仅对著作权人的财产权益有所侵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著作权人的创作积极性。侵害他人的著作权一般是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严重的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那么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有哪些?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一、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有哪些

      (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行为人正在实施著作权侵权行为,权利人有权请求法院判令行为人立即停止其不法行为。(2)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此项民事责任形式主要适用于对著作人身权的损害。公开赔礼道歉的形式可以口头、书面或者在报刊上登载致歉声明等,消除影响和赔礼道歉的范围也应当与侵权的情节程度相适应。(3)赔偿损失。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

  • 著作权侵权的法律责任具体如下:一般侵权行为,侵权人可能要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并且可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对侵权人采取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等处罚措施;构成犯罪的,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   在判定某个行为是否是属于侵权行为前,对于侵权行为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那民事侵权行为如何界定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疑惑。

      行为人侵害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这一概念之下所包含的种概念有:有过错的侵权行为与无过错的侵权行为; 违法行为造成的侵权行为与合法行为造成的侵权行为; 侵害人身权的侵权行为与侵害财产权的侵权行为; 有损害事实的侵权行为与无损害事实的侵权行为等。

      这一概念与以往概念的不同之处是,以往在界定侵权行为概念时,其着眼点是放在侵权人方面,重点强调侵权行为本身是否违法或者侵权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本文将之称为主观主义的界定方法。而本文对侵权行为的界定,是将着眼点放在被侵害的对象或客体上,即凡是为法律所确认的合法权益都应受到保护。不论什么样的行为,只要侵害了法律所保护的合法权益,即可认定为侵权行为。

  • 著作权侵权要负的民事责任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如果侵权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由主管著作权的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因此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计算的,可以参照该权利使用费给予赔偿。对故意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给予赔偿。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

    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因此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计算的,可以参照该权利使用费给予赔偿。对故意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朱德宝律师,以下为大家解答著作权侵权赔偿的原则。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由法院根据侵权的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我国著作权侵权赔偿有三种计算方法:

      第一、以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为依据;

      第二、以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为依据;

      第三、还有法定赔偿。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 根据《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赔偿损失可以根据《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确定。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窃他人作品的;

    (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视听作品的方法使...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