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刑事被害人的定义

刑事被害人的定义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5-06 16:32:20 0人浏览

导读:

刑事诉讼的主体为所有参与刑事诉讼活动,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参与诉讼的当事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刑事被害人的定义
  •   (一)刑事被害人的范围界定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是指正当权利或合法利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并因此参加刑事诉讼,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这些人包括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提出反诉的反诉人。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刑法规定,犯罪行为侵害的对象不仅仅是具体的自然人、单位及其合法财产和权益,有许多犯罪行为直接侵害整个国家和全社会的利益,如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等犯罪。可见,刑事被害人不仅包括遭受犯罪行为侵犯的自然人、单位等具体被害人,也包括遭受犯罪行为侵犯的国家、社会等抽象被害人。其中,自然人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刑事被害人。本文仅探讨自然人形态的刑事被害人。

      (二)成为刑事被害人的条件

      刑事被害人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为刑法所保护的权益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即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权益是在刑法分则中明确予以保护的财产权利、人...

  •   据《羊城晚报》报道,对即将进行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具有积极意义的“刑事审判前程序改革”,目前正在珠海市检察院悄悄地进行。该市在职务犯罪刑事侦查中对犯罪嫌疑人人格和权利的尊重,已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看到这篇报道,笔者为犯罪嫌疑人能享有这样的待遇备感欣慰。然而,但笔者回头看看与犯罪嫌疑人同病相怜的刑事被害人时,笔者却感到深深的忧虑。  所谓刑事被害人,就是指遭受犯罪行为侵犯的人,即为犯罪的被害人,也称为犯罪被害人。具体而言,“所谓犯罪被害人,是指由于犯罪行为而使其合法权益(包括人身权、民主权、财产权)及其精神等方面遭受到损害的个人、单位(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等)以及因为犯罪而受到严重危害的国家和整个社会。”由此看见,刑事被害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被害人,也不同于民事领域的受害人。理论中的刑事被害人的概念,包括各种形态的刑事被...
  • 审判长、审判员:

    受本案被害人任 XX 母亲黄 XX 之托, XX 法制报社律师事务部指派我为被害人的代理人,参加本案刑事诉讼,现依据事实和法律发表以下代理意见:

    一、本案应定性为故意杀人罪,而不是故意伤害(致死)罪,其主要理由如下:

    被告人彦 XX 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故意。( 1 )被告因做为第三者插足被害人家庭,对被害人有极大仇视和敌意。

    本案被害人任 XX 于半年前与张 X 结婚以来,被告人因与张某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竟无耻插入其家庭 .

    一直与任 XX 同居一室,并与被害人的丈夫多次发生性行为,这种第三者插足,不可避免的导致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矛盾尖锐化。( 2 )案发前被告人曾买水果刀一把多次扬言要杀死任 XX ( 3 )案发当晚被告打电话将被害人找回,并非偶然。( 4 )被害人返回住处后,被告竟用开水泼其身上,以激化矛盾。( 5 )被告人的...

  • 以下为刑事被害人的范围: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提出反诉的反诉人。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是指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或其他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并因此而参加刑事诉讼,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 刑事诉讼的主体为所有参与刑事诉讼活动,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其中承担基本诉讼职能的专门机关和当事人是主要的诉讼主体,其他诉讼参与人是一般诉讼主体。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五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二)“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四)“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五)“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
  •   关于刑事诉讼案件,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刑事案件可以自诉也可以公诉,在一般的自诉案件中,当事人是原告,要起诉被告违反法律的行为,要求承担刑事责任,不过对于刑事诉讼主体的概念还是不清楚,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刑事诉讼主体的概念

      刑事诉讼主体是在刑事诉讼中具有独立诉讼地位,执行一定诉讼职能,并享有一定诉讼权利,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有关国家机关和诉讼当事人。中国刑事诉讼的主体是指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自诉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诉讼主体对刑事诉讼程序的发生、发展和终结起着直接作用。其他诉讼参与人与案件结局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不是刑事诉讼主体。

      关于刑事诉讼主体,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界认识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刑事诉讼主体是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指一切参加刑事诉讼,在诉讼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机关和个人。另一种观点...

  • 刑事诉讼的主体是以下这三种:一是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二是参与诉讼的当事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三是其他诉讼参与人,包括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等。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五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