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婚姻家庭> 被抚养人赔偿

被抚养人赔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2-01 09:04:01 0人浏览

导读:

被抚养人的生活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赔偿,被扶养人生活费计算年限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下面由法律快车的小编在本文详解被抚养人赔偿的相关知识。
被抚养人赔偿
  • 确定未成年人的法定抚养人的方式如下:

    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法定抚养人的范围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

    2、确定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人必须以保护子女权益为优先条件,并兼顾亲属间的合理需求和权益平衡。

    3、确定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人应保证有利于被抚养人的身心健康。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规定,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

    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 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计算,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七条的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 被抚养人不包括配偶,被扶养人一般指的是未成年人,未成年子女由父母双方共同抚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 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 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计算1,被抚养人在18岁以下的

    被抚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人均年生活的消费支出x(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x伤残指数

    2,被抚养人在18至60岁的

    被抚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人均年生活的消费支出x20]÷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x伤残指数

    3,被抚养人在60至74岁的

    被抚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人均年生活的消费支出x[20—(实际年龄—60)]÷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x伤残指数

    4,被抚养人在75岁以上的

    被抚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人均年生活的消费支出x5÷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x伤残...

  • 离婚后确定抚养人的依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是唯一扶养人,侵害人应当承担被扶养人的全部生活费;还有其他同一顺序扶养人的,侵害人应当承担受害人承担的份额。

    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

    依法应当由受害人扶养的人,在受害人死亡以前不需要其实际扶养,而在受害人死亡后至人民法院裁判前丧失劳动能力且无...

  •   当发生人身损害导致被侵权人死亡之后,需要赔偿其被扶养人的时候,该赔偿多少也有规定。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二十八条解读: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

      第二十八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如四个人每年的抚养费加起来不超过)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

  • 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计算1,被抚养人在18岁以下的

    被抚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人均年生活的消费支出x(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x伤残指数

    2,被抚养人在18至60岁的

    被抚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人均年生活的消费支出x20]÷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x伤残指数

    3,被抚养人在60至74岁的

    被抚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人均年生活的消费支出x[20—(实际年龄—60)]÷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x伤残指数

    4,被抚养人在75岁以上的

    被抚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人均年生活的消费支出x5÷对被抚养人承担抚养义务的人数x伤残...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