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打击报复证人罪相关知识

打击报复证人罪相关知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0-26 09:37:34 0人浏览

导读:

打击报复证人罪,是指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本罪的特征在罪状上已经反映出来,即第一,行为特征是“打击”,第二,目的是“报复”,第三,对象是“证人”。以下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打击报复证人罪相关知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打击报复证人罪相关知识
  •   1997年新修订的刑法典第308条增设了打击报复证人罪。 该条规定:“对证人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模?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新刑法实施以来的实践表明: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增设对于保护证人的诉讼权益,鼓励证人依法作证,从而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维护正常司法秩序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该罪条在立法上存在的疏漏,使得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该罪条的规定时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

      一、打击报复证人罪的犯罪主体

      关于打击报复证人罪的犯罪主体,刑法典第308条未作明确限定。在刑法理论上,有论者主张该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能是被作证案件的当事人、嫌疑人或被告人本人,也可能是其家属或亲戚,以及其他人。”(注:陈兴良主编《刑法学全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3页。)也有论者认为&...

  • 一、打击报复证人罪的概念和主体特征 &&&&&&&&&&&&&&&&4

    (一)犯罪客体 &&&&&&&&&&&&&&&&&&&&&&&&&& 4

    (二)犯罪对象&&&&&&&&&&&&&&&&&&&&&&&&&&&5

    (三)犯罪主体&&&&&&&&&&&&&&&&&&&&&&&&&&&7

    (四)犯罪客观方面&&&&&&&&&&&&&&&&&&&&&&&&&8

    (五)犯罪主观方面&&&&&&&&&&&&&&&&&&&&&&&&&8

    二、构成打击报复证人罪是否有时间限制&&&&&&&&&&&&&&&&7

    三、认定本罪应注意的问题&&&&&&&&&&&&&&&&&&&&&&10

    (一)罪与非罪的界限 &&&&&&&&&&&&&&&&&&&&&&&10

    (二)本罪与报复陷害罪的区别 &&&&&&&&&&&&&&&&&&&10[page]

    (三)本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10

    四、本...

  • 构成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的作为;侵害的客体,是证人的人身民主权利,进而危害国家正常的司法活动;客观方面,表现对证人实施各种形式的打击报复。本罪为行为犯,只要有打击报复行为,即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八条规定,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零八条

    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打击报复证人罪的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包括公民的批评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八条规定,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百零八条之一规定,司法工作人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泄露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中不应当公开的信息,造成信息公开传播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八条

    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百零八条之一

    司法工作人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泄露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中不应当公开的信息,造成信息公开传播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

  •   1997年新修订的刑法典第308条增设了打击报复证人罪。 该条规定:“对证人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模?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新刑法实施以来的实践表明: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增设对于保护证人的诉讼权益,鼓励证人依法作证,从而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维护正常司法秩序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该罪条在立法上存在的疏漏,使得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该罪条的规定时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

      一、打击报复证人罪的犯罪主体

      关于打击报复证人罪的犯罪主体,刑法典第308条未作明确限定。在刑法理论上,有论者主张该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能是被作证案件的当事人、嫌疑人或被告人本人,也可能是其家属或亲戚,以及其他人。”(注:陈兴良主编《刑法学全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3页。)也有论者认为&...

  • 一、打击报复证人罪的概念和主体特征 &&&&&&&&&&&&&&&&4

    (一)犯罪客体 &&&&&&&&&&&&&&&&&&&&&&&&&& 4

    (二)犯罪对象&&&&&&&&&&&&&&&&&&&&&&&&&&&5

    (三)犯罪主体&&&&&&&&&&&&&&&&&&&&&&&&&&&7

    (四)犯罪客观方面&&&&&&&&&&&&&&&&&&&&&&&&&8

    (五)犯罪主观方面&&&&&&&&&&&&&&&&&&&&&&&&&8

    二、构成打击报复证人罪是否有时间限制&&&&&&&&&&&&&&&&7

    三、认定本罪应注意的问题&&&&&&&&&&&&&&&&&&&&&&10

    (一)罪与非罪的界限 &&&&&&&&&&&&&&&&&&&&&&&10

    (二)本罪与报复陷害罪的区别 &&&&&&&&&&&&&&&&&&&10[page]

    (三)本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10

    四、本...

  • 打击报复证人罪既遂,在我国一般是对犯罪分子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属于情节严重的,人民法院一般会判处犯罪分子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打击报复证人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在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打击报复证人的目的。

    《刑法》第三百零八条规定,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零八条

    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构成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的作为;侵害的客体,是证人的人身民主权利,进而危害国家正常的司法活动;客观方面,表现对证人实施各种形式的打击报复。本罪为行为犯,只要有打击报复行为,即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八条规定,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零八条

    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打击报复证人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八条规定的以下内容量刑: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百零八条

    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具备下列要件的,可认定为打击报复证人罪,即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和打击报复证人的目的;客观方面是实施了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八条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三百零八条之一司法工作人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泄露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中不应当公开的信息,造成信息公开传播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泄露国家秘密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公开披露、报道第一款规定的案件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   打击报复证人的,不仅侵犯了公民的民主权利,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声誉,打击报复证人罪怎么认定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疑惑。

      1、罪与非罪的界限

      刑法第308条对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基本构成未设定情节要件,根据此规定,构成打击报复证人罪不需要情节严重,但是法条把“情节严重”作为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加重构成的要件。虽然构成本罪不需要情节严重,但也并不是说只要有打击报复行为,不论情节如何,危害后果如何,都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规定适用于所有具体犯罪,包括打击报复证人罪。

      2、与报复陷害罪的区别

      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报复陷害罪与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区别有三:

      (1)侵害的客体不同。报复陷害罪侵害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即公民的控告权、申诉权、批评权、举...

  • 打击报复证人罪构成为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如非法克扣证人的工资、奖金,将证人调往脏、累、苦的岗位工作或者借口将证人调离本单位等。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打击报复证人的目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八条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