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劳动法> 因工死亡有哪些待遇

因工死亡有哪些待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8-20 13:43:07 0人浏览

导读:

在工作中,员工会因为工作的事情产生一系列的伤害,甚至是死亡,按照规定是会有一部分补偿金。那么因工死亡享受哪些待遇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因工死亡有哪些待遇
  •   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有哪些待遇

      工伤人员工伤复发,经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三十一条至三十六条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法律咨询:

      您好,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有哪些待遇?

      律师解答:

      从业人员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从业人员因工死亡时6个月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从业人员本人因工死亡前一月缴费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其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其中,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从业人员因工死亡前一月的缴费工资;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从业人员因工死亡时50个月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工伤人员在停工留薪期...

  •   在工作中,员工会因为工作的事情产生一系列的伤害,甚至是死亡,按照规定是会有一部分补偿金。那么因工死亡享受哪些待遇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

  •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的,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包括三项:

      (1)丧葬补助金,标准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为配偶每月按职工本人工资的40%,其他供养亲属每人每月按30%发给。孤寡老人或者是孤儿每人每月在此标准基础上加发10%.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死者本人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根据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一定比例每年调整一次。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推荐阅读:劳动合同赔偿 工伤损害赔偿

  •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一旦发生了工伤事故,想享受工伤的待遇,是需要进行工伤认定的。那么职工因工死亡单位如何赔偿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

  •   劳动者因工死亡属于工亡,是工伤范畴。那么,因工死亡的情形有哪些?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工伤又称为职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的伤害。

      因工死亡包括以下情况:

      1、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中毒直接导致死亡 。

      2、工伤或职业病停工留薪期间死亡。

      3、工伤旧伤复发或职业病旧病复发死亡。

      4、因工致残被鉴定为1-4级享受伤残补助金期间死亡。

  •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的,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包括三项:

      (1)丧葬补助金,标准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为配偶每月按职工本人工资的40%,其他供养亲属每人每月按30%发给。孤寡老人或者是孤儿每人每月在此标准基础上加发10%.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死者本人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根据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一定比例每年调整一次。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推荐阅读:劳动合同赔偿 工伤损害赔偿

  •   在工作中,员工会因为工作的事情产生一系列的伤害,甚至是死亡,按照规定是会有一部分补偿金。那么因工死亡享受哪些待遇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

  • 实际是施工人因工死亡不属于工伤。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而在建筑工程作业中,实际施工人与用工单位之间不是劳动关系,不应适用工伤的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原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

    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依法拨付应当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