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征地补偿> 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

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05 13:49:53 0人浏览

导读:

土地违法行为是指单位和个人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即不履行土地管理法规定的义务或滥用权利与职权,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那么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是?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
  • 行为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非法转让、出租、抵押以划拨方式或以非法转让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非法出让、转让的。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的,应及时予以立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土地违法案件的实际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制定了《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下面就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吧。

      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下列各类违法行为之一,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的,应及时予以立案:

      (一)未经批准,非法转让、出租、抵押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非法转让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三)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非法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

      (四)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擅自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的;

      (五)以转让房屋,或者以土地与他人联建房屋分配实物、利润,或者以土地出资入股、联营与他人共同进行经营活动,或者以置...

  • 国土资源部制定的《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国土资发[2005]176号,以下简称《标准》)于2005年8月31日出台。《标准》是国土资源部根据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订立的,所明确的立案标准,是强化土地执法检查、规范土地执法行为、依法维护土地管理秩序的基础。 一、《标准》明确了四大类土地违法行为 《标准》明确了非法转让土地、非法占地、破坏耕地、非法批地等各类共45项应及时予以立案的土地违法行为。 1、非法转让土地类违法行为。包括:未经批准,非法转让、出租、抵押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非法转让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非法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擅自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以转让房屋(包括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或者以土地与他人联建房屋分配实物、利润,或者以土地出资...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