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婚姻家庭> 离婚诉讼费用减免的规定

离婚诉讼费用减免的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02 16:58:08 0人浏览

导读:

近几年来,离婚率不断攀升,进而导致的离婚纠纷肯定是随之增多的,因此一般也是采取的诉讼离婚的。那么离婚诉讼费用减免规定是什么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大家准备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离婚诉讼费用减免的规定
  •   近几年来,离婚率不断攀升,进而导致的离婚纠纷肯定是随之增多的,因此一般也是采取的诉讼离婚的。那么离婚诉讼费用减免规定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1、诉讼离婚的费用,由原告预交。预交确有困难的,可以在预交期内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原告在预交期内未预交诉讼费用,经人民法院再次通知后仍不预交,或者申请缓、减、免交诉讼费用未获人民法院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按自动撤回起诉处理。

      2、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6个月内又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一般民事案件审结时,诉讼费用由败诉的当事人负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分担。但是离婚案件审结时,诉讼费用的负担,则由人民法院视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当事人根据人民法院的决定,负担诉讼费用。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有关离婚诉讼费用减免规定的相关内容。

  •   在夫妻决定离婚,不能协商一致的,但是一方坚持离婚,而另一方却坚决不同意,就只能选择诉讼离婚。那么离婚诉讼费用减免的规定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1、诉讼离婚的费用,由原告预交。预交确有困难的,可以在预交期内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原告在预交期内未预交诉讼费用,经人民法院再次通知后仍不预交,或者申请缓、减、免交诉讼费用未获人民法院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按自动撤回起诉处理。

      2、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6个月内又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一般民事案件审结时,诉讼费用由败诉的当事人负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分担。但是离婚案件审结时,诉讼费用的负担,则由人民法院视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当事人根据人民法院的决定,负担诉讼费用。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有关离婚诉讼费用减免的规定的相关内容。

  •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离婚率普遍升高,人们对于自己的感情生活也越来越重视,幸福感、归属感等问题是普遍要求的,因而对于一段感情破裂以后,就会涉及到离婚问题。双方首先会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的话,就会到法院进行起诉,那么法院离婚诉讼费收取标准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就让一起来阅读这篇文章了解一下吧!一、法院离婚诉讼费收取标准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2、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3、离婚案件诉讼费用的负担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二、法院离婚诉讼费如何分担1、案件受理费由败诉的当事人负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负责,离婚案件一般平分;2、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的案件,当事人可协商负担诉讼费用;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决定;3、撤诉的案件,案件受理...
  •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离婚率普遍升高,人们对于自己的感情生活也越来越重视,幸福感、归属感等问题是普遍要求的,因而对于一段感情破裂以后,就会涉及到离婚问题。双方首先会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的话,就会到法院进行起诉,那么法院离婚诉讼费收取标准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就让一起来阅读这篇文章了解一下吧!

      一、法院离婚诉讼费收取标准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2、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3、离婚案件诉讼费用的负担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二、法院离婚诉讼费如何分担

      1、案件受理费由败诉的当事人负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负责,离婚案件一般平分;

      2、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的案件,当事人可协商负担诉讼费用;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

  • 对于起诉离婚的诉讼费用及财产分割的规定,应根据最新《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具体规定如下,

    起诉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起诉离婚案件诉讼费用的负担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起诉离婚的财产分割的具体规定如下:

    1.起诉离婚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分割

    夫妻共有的房屋,离婚时,分割住房由双方协议解决;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妻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夫妻共同租用的房屋,离婚时,女方的住房应当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解决。

    2.起诉离婚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婚姻法》

    第十七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

  • 法律并没有规定离婚律师费用的收取标准。但是离婚案件作为民事案件实行政府指导价。

    根据《律师收费管理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律师事务所依法提供下列法律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

    (一)代理民事诉讼案件;

    (二)代理行政诉讼案件;

    (三)代理国家赔偿案件;

    (四)为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申请取保候审,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自诉人、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

    (五)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

    律师事务所提供其他法律服务的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法律依据:

    《律师收费管理办法》第五条

    律师事务所依法提供下列法律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

    (一)代理民事诉讼案件;

    (二)代理行政诉讼案件;

    (三)代理国家赔偿案件;

    (四)为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申请取保候审,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自诉人、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

    (五)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

    律师事务所提供其他法律服务的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   如果当事人不了解法律知识,但又需要参加诉讼时,可以选择请律师,那离婚律师费用收取标准是什么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疑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其一,以一个数额起价,再根据超过一定数额的争议财产加收一定费用。比如,某律师的收费标准是五千元起价。也就是说,不论案件争议金额再小,甚至没有争议共同财产,起价的收费额就是五千。如果争议财产超过了一定额度(一般是十万元),超出部分还要加收一定比例。总之,家里财产越多,律师收费的价格可能就会越高。

      代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离婚案件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收费:

      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部分收费比例为8%-12%,收费不足3000元的,可按3000元收取;

      1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含100万元)部分收费比例为5%-7%;

      100万元以上至1000万元(含1000万元)部分收费比例为3%-5%;

      1000万元以上至1亿元(含1亿元)部分收费比...

  • 结婚去登记领取结婚证要给一些钱,那民政局协议离婚是否收取费用?办理离婚手续时,双方需带身份证、户口、两本结婚证、红色背景的2寸近照2张。夫妻双方、需提前签订好离婚协议。每周一至周五到民政局办理相关的离婚手续。办理离婚收费为49元,其中离婚证工本费9元,存档费等其他费用40元。协议离婚时如果对财产进行公证,要花一些公证费用。协议离婚最好聘请律师,这样可以避免离婚后发生纠纷。离婚诉讼期限如何规定:1、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2、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该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以上所规定的“一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延长的规定。3、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无过错方...
  •   夫妻一方提出离婚,而另一方不同意离婚;或双方自愿离婚,但对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等问题不能达成协议,怎么办? 这时,提出离婚的一方可以通过诉讼离婚来达到离婚的目的。但是,诉讼离婚需支付离婚诉讼费用。那么,诉讼离婚的费用如何计算的呢?看了下文就知道了。

      离婚诉讼费用如何计算?

      (一)诉讼费由原告预交,败诉方承担

      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人民法院作出立案受理的决定时,同时通知原告预交诉讼费,最后人民法院依“原告预交,败诉方承担”的原则确定诉讼费的承担方和双方责任的大小各自承担的比例,如果诉讼费交缴后原告又撤诉,人民法院只退还诉讼费的50%。

      不过,预交确有困难的,可以在预交期内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原告在预交期内未预交诉讼费用,经人民法院再次通知后仍不预交,或者申请缓、减、免交诉讼费用未获人民法院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按自动撤回起诉处理。按撤诉处理的离婚...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