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房地产法> 房产赠与可以撤销吗

房产赠与可以撤销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16 10:43:57 0人浏览

导读:

有的人一时慷慨,就将房产赠与给他人,结果事后又后悔了。有的人可能会疑惑,房产赠与可以撤销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房产赠与可以撤销吗
  • 赠与房产在办理过户登记之前可以撤销。已进行房产变更登记的房产赠与协议,原则上不可撤销。当受赠人存在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时,赠与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可以撤销赠与。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的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

  •   有的人一时慷慨,就将房产赠与给他人,结果事后又后悔了。有的人可能会疑惑,房产赠与可以撤销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房产赠与可以撤销吗?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赠与在权利转移前可以撤销,但是如果已经办理了过户登记的,就不能撤销的。

      赠与房子后悔了,想撤销咋办

      具体有如下4种情况:

      1、房产赠与已过户

      我国实行房产登记制度,房产的归属随着房产登记的转移而转移,房屋既然已经过户,也就意味着房屋赠与已经完成,要想再要回房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受赠方同意也不是没有要回的可能。

      2、房产赠与已公证,但未过户

      公证是以法律形式对赠与合同的确认,也是对合同双方意思自治的保护,客观上限制了赠与人对赠与合同的反悔。一旦赠与合同进行了公证那么要撤销也是很难的,但不代表不能撤销,撤销公证赠与也是可以通过公证来撤销的。

      3、房产赠与未过户

      这种情况是指只签订...

  • 房产赠与是基于赠与人自愿把自己所有的房屋无偿赠与受赠人,受赠人愿意接受的民事法律行为,赠与的双方需要有赠与书,赠与人与受赠人也应该知道房屋赠与的注意事项,还有房产赠与需要什么手续?一、房产赠与需要什么手续?1、赠与人与受赠人订立房屋赠与的书面合同,即赠与书。按规定,房屋赠与一定要采用书面形式;2、房屋赠与的当事人凭原房屋所有权证、赠与合同,按规定缴纳有关契税;3、办理公证。根据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的规定,房屋赠与必须办理公证;4、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房屋赠与当事人到房地产管理机构申请变更登记时,应提交申请书、身份证件、原房地产产权证、赠与书及公证书;5、赠与人将房屋交付受赠人。这里的交付要以办理房屋产权转移登记为准。二、房屋赠与的注意事项1、赠与是无偿的法律行为,法律后果不同于有偿的转让行为;2、是赠与后变更产权登记的税费与继承后变更的标准不同,办...
  •   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的情况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根据(合同法)第192条的规定,赠与人在下列情形下可以撤销赠与:

      (1)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2)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此处的扶养义务不论是法定义务、还是约定义务,受赠人都必须履行,其不履行即构成赠与的撤销事由。如果受赠人无扶养能力,那么其不履行扶养义务不构成赠与撤销的事由。

      (3)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在附义务的赠与中,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否则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

      另外,赠与人的继承人或监护人也享有赠与撤销权。(合同法)第193条规定:固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监护人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人的撤销权,应当自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1年内行使。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监护人的撤销权,应当自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6个月内行使。...

  •   在我国一般来说亲戚的关系是比较好的,在我国有一句老话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你有一个富裕的亲戚时他可能就会在自己富裕的同时带动你们一起富裕起来。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房产赠与公证书的效力是怎样的。

      一、房产赠与公证书的效力是怎样的

      1、赠与是一种合同,是一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愿将自己所有的财产无偿地给予对方当事人所有,对方当事人也表示接受的法律行为。给予财产的一方叫赠与人,接受财产的一方叫受赠人。赠与是双方法律行为。同时也是实践性法律行为,也就是说,赠与除了赠与人有把自己的财产无偿地给予他人所有的意思表示,他人有同意接受赠与的意思表示外,还要交付实物才能成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赠与中,第一步是赠与关系,第二步才是实物交付,赠与人表示将自己所有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这一意思表示是首要的,是前提条件,只有在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实物交...

  •   直系亲属一般都是指父系或者是母系的直接亲戚,这些亲戚都是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十分亲密的。所以这些亲戚是我们在长大了是会特别进行关照的一类人。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直系亲属赠与房产要交税吗的相关内容。

      一、直系亲属赠与房产要交税吗

      如果房产赠与公证了,其费用就会涉及到两笔:一笔费用是公证费,房屋赠与的公证费收取的比例是受益总额的2%,但不低200元。还有一笔费用就是契税=房屋评估价*1.5%;交易费:6元/平米;登记费:80元;评估费:评估额的0.5%。

      后一个环节就是到房地产交易去办理房屋权转移登记手续。这个环节需要缴纳的费用还有包括100元的登记费、5元的权证印花税、房屋评估价*0.05%的合同印花税。

      如果是直系亲属赠与房产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需要注意的是,国家规定房屋无偿赠与时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三种情况具体包括:

      1、房屋产权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

  •   有的人会在婚内将房产赠与给配偶,但是事后有可能会反悔。有的人可能会疑惑,婚内房产赠与可以撤销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婚内房产赠与可以撤销吗?可以参照下列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之六

      法律条文:

      第六条、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另一方请求判令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第一百八十六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   传统文化尚稳尚和,“安居乐业”处一室之安稳,乐所从之事业,房子一直是普通民众身心疲乏的避风港,在实际生活中出现过一些房屋无偿赠与的情形,那无偿赠与房产怎么办理手续?赠与房产过户需要缴纳哪些费用?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无偿赠与房产怎么办理手续

      在办理个人无偿赠与或受赠不动产免征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手续时,应报送《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登记表》、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继承或接受遗赠的,只须提供继承人或接受遗赠人的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房屋所有权证原件及复印件。属于以下四类情形之一的,还应分别提交相应证明资料:

      (1)离婚分割财产的,应当提交: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判决书或者人民法院调解书的原件及复印件;离婚证原件及复印件。

      (2)亲属之间无偿赠与的,应当提交:无偿赠与配偶的,提交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无偿...

  •   婚前财产的赠与公证可以撤销吗?经过公证的婚前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房产赠与是不可以撤销的。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则案例:

      案情简介:

      张某于2015年5月按揭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当时付了100万首付款,房贷为20年。张某于2015年11月与杨某登记结婚。婚前,张某到公证处公证该处房产在婚后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没有注明各自的份额。婚后,夫妻双方共同还贷至今。现在由于感情不和,张某到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婚前公证书中的赠与。

      案情剖析:张某是否有权撤销婚前财产公证中的财产赠与?

      第一种观点认为,有权撤销婚前财产公证中的财产赠与。在婚前财产公证中,张某个人按揭购买的房屋登记为夫妻二人所有,应示为张某将房屋所有权的一半赠与杨某,这系张某真实的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我国法律规定,应适用合同法中有关赠与合同的规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偿赠予合同为实践合同,在赠与财产转移之前,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故张某可撤...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