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盗窃罪的处罚标准

盗窃罪的处罚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20 14:53:02 0人浏览

导读: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是最古老的侵犯财产犯罪,几乎与私有制的历史一样久远。那么,盗窃罪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浏览。
盗窃罪的处罚标准
  •   盗窃就是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盗窃罪,会受到相应的处罚。那么,盗窃罪的处罚标准是是怎样的?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

      (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二)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

      (三)主观方面是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根据我国《刑法》第264条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1、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 对于我们国家的刑法而言,只要有犯罪难么就一定要处罚。刑法的眼里容不下沙子,我们的生活中也容不下犯罪行为对于我们的权利的侵害。所以存在犯罪必将处罚,那么抢劫罪如何处罚呢?接下来就为大家来解答一下关于抢劫罪的处罚及其相关问题。一、抢劫罪如何处罚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应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八种严重情形为:入户抢劫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持枪抢劫的;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 抢劫罪严重得影响社会秩序,不仅侵犯了公民的财物,也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强行将他人财物抢走,不管是多少金额,但是也触犯了刑法,构成了抢劫罪,那么抢劫罪量刑的最低标准是什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针对以上几个问题,下面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抢劫罪量刑的最低标准1、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量刑基准抢劫一次,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四年。抢劫二次,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年。抢劫取得财物,数额超过2000元,基准刑增加六个月;每增加数额1500元,基准刑增加六个月。2、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量刑基准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一年:(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的;
  •   国家之所以对盗窃罪进行严厉的处罚,目的在于减少盗窃罪的犯案率上升,而对于盗窃罪中存在共犯的话,说明犯案人员不止一人,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让作出一定行为的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那么,本文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关于盗窃罪共犯的处罚标准?

      一、盗窃罪共犯的处罚标准

      在共同盗窃犯罪中,各共犯人基于共同的故意,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应对共同盗窃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负责。

      审理共同盗窃犯罪案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对各被告人分别作出处理:

      (1)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集团盗窃的总数额处罚。

      (2)对共同犯罪中的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共同盗窃的数额处罚。

      (3)对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共同盗窃的数额确定量刑幅度,并依照本法第77条第2款的规定,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盗窃罪从重处罚情节有哪些

      1、多次扒窃作案的;

      2、以破坏性手段...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公司或企业,如果有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挪用资金的,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那么挪用资金罪量刑的标准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犯有挪用资金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有关挪用资金罪量刑的标准的相关内容。

  •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还侵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贷款是指作为贷款人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资金需求的愈益增大,贷款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口益突出。银行等金融机构不仅通过发放贷款参与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并支持企业购置固定资产和进行技术改造,促进生产发展,同时还通过发放贷款促进商品流通,促进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等发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贷款金融业务的日益发展,诈骗贷款违法犯罪活动也随之产生并愈益严重。诈骗贷款行为不仅侵犯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财产所有权...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