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调解 > 民事诉讼法中民事调解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中民事调解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8-24 11:38:11 人浏览

导读:

民事诉讼法中,民事调解的法律规定包括当事人应在权利被侵害后30日内提出调解申请,确保及时启动程序;调解委员会需征询双方意见,保障自愿参与。

  一、民事诉讼法中民事调解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在民事诉讼中,民事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其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事人申请调解需遵循时效原则,即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争议调解申请书》。

  2.调解委员会在接到调解申请后,需征询对方当事人的意见,若对方当事人不愿调解,则应做好记录并在三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这一程序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参与,体现了调解的民主性原则。

  二、民事调解的具体程序是什么?

  法律快车提醒您,民事调解的具体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调解委员会会及时指派调解委员对争议事项进行全面调查核实,确保调解工作的基础扎实可靠。调查过程中应制作笔录,并由调查人签名或盖章,以确保调查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调解委员会主任会主持召开调解会议,双方当事人及相关单位和个人均可参加,共同协商解决争议。对于简单的争议,可由调解委员会指定一至两名调解委员进行调解,以提高调解效率。

  3.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委员会应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和劳动合同进行公正调解。

  4.若调解成功,将制作调解协议书,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调解结果,并由双方当事人及调解委员会签名或盖章确认。若调解不成,则应记录调解过程并在调解意见书上说明情况,以便后续处理。

民事诉讼法中民事调解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三、调解不成应如何处理?

  1.当民事调解未能达成协议时,调解委员会应及时记录调解过程并在调解意见书上说明情况。这份调解意见书应由调解委员会主任签名、盖章,并加盖调解委员会印章,以确保其法律效力。

  2.调解意见书应一式三份分别送达争议双方当事人及调解委员会留存。对于调解不成的案件,当事人可以根据案件性质及争议内容选择其他途径解决纠纷。

  3.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采取其他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此外,调解委员会也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向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或建议以协助其解决纠纷。

  总之,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当事人应积极寻求其他合法途径解决争议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