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行政法律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管辖 > 行政诉讼地域管辖 > 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后能庭前调解吗

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后能庭前调解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8-16 19:56:24 人浏览

导读:

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后,通常不进行庭前调解,因《行政诉讼法》规定不适用调解。但行政赔偿部分允许调解,若案件涉及赔偿,双方可在法律范围内通过调解和解。

  一、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后能庭前调解吗

  1.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后,通常是不进行庭前调解的,因为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的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2.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行政赔偿部分,调解是被允许的。这意味着,虽然行政诉讼的主要程序不采用调解方式,但若涉及行政赔偿的争议,则可以通过调解来解决。

  因此,在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后,如果案件涉及行政赔偿问题,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仍有可能通过调解达成和解。

  二、行政赔偿诉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行政赔偿诉讼的具体内容主要围绕受害人因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而遭受损害时,如何通过诉讼程序获得赔偿展开。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起诉条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赔偿诉讼的原告需具备特定条件,如为行政侵权行为的受害人、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相应的事实根据等。

  原告还需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提起诉讼,并经过赔偿义务机关的先行处理(单独提出赔偿请求时)。

  2.举证责任分配:在行政赔偿诉讼中,举证责任并非完全由被告承担,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配。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原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而被告则有权提供不予赔偿或减少赔偿额方面的证据。

  3.审理方式:与行政诉讼不同,行政赔偿诉讼在审理方式上具有特殊性。《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规定,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这意味着,在行政赔偿诉讼中,人民法院可以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协商、调和工作,以达成赔偿协议。

  4.先予执行:在特定情况下,如因行政机关违法侵权造成损害导致受害人无法维持生活时,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先予执行一定款项或特定物,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5.程序流程:行政赔偿诉讼的程序包括提起赔偿请求、受理与审理、调解或裁决等环节。

  受害人可以在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要求,也可以在行政复议机关作出决定或赔偿义务机关作出决定后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后能庭前调解吗

  三、行政赔偿诉讼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法律快车提醒,在行政赔偿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是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相关法律规定,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如下:

  1.原告举证责任:原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这包括证明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结果与具体行政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等。

  2.被告举证责任:被告行政机关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并非完全不承担举证责任。被告有权提供不予赔偿或减少赔偿额方面的证据。这通常涉及证明其行政行为合法、原告存在过错或损害结果与行政行为无因果关系等情形。

  3.特殊情况下的举证责任: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行政机关依职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导致原告无法举证时,举证责任可能转移给被告。这体现了法律在保护受害人权益方面的倾斜和特殊考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