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侵害身份权 > 监护权 > 民法典规定的监护类型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的监护类型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7-21 15:44:00 人浏览

导读:

监护类型包括法定、指定和遗嘱监护。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由父母承担,若无父母则按法律规定确定监护人。监护人需履行人身和财产监护职责,并接受监督。

  一、民法典规定的监护类型有哪些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监护类型主要分为法定监护、指定监护和遗嘱监护三种。

  1.法定监护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和条件,由特定的亲属或组织担任监护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或成年人进行监护。

  2.指定监护是在法定监护人无法履行职责或者存在争议时,由人民法院或有关组织指定监护人。

  3.遗嘱监护则是被监护人的父母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这种监护方式充分体现了被监护人父母的意愿。

  二、未成年人监护规定

  针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法律规定了明确的职责和要求。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法定的监护人,应当履行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如果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则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近亲属担任监护人。

  2.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有关单位同意后,也可以担任监护人。

  3.对于没有上述监护人的未成年人,法律规定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这些组织应当积极履行监护职责,确保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民法典规定的监护类型有哪些

  三、监护人职责及监督

  1.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人身监护和财产监护两个方面。

  (1)在人身监护方面,监护人应当关注被监护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顾和情感支持。

  (2)在财产监护方面,监护人应当依法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其进行法律行为,并保障其财产安全。

  2.为了防止监护人滥用监护权,法律还规定了相应的监督机制。例如:

  (1)监护监督人的设立,就是为了保障监护人依法履行其职责,并在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保护后者的权益。

  (2)监护法院等专门机构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负责处理监护纠纷,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除了监护类型,你了解监护人承担的法律责任吗?如果你对监护问题有疑问,不妨在法律快车上提问,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