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工资 > 工资 > 辞职后不发工资该怎么办

辞职后不发工资该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6-27 22:49:01 人浏览

导读:

劳动者辞职后不发工资怎么办?首先可尝试与雇主协商,无果则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若仍无法解决,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起诉。了解维权途径,保障自身权益。

  一、辞职后不发工资该怎么办

  在劳动者提出辞职后,如果雇主未能按时支付工资,劳动者首先应尝试与雇主进行友好协商,要求支付应得的工资。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寻求其帮助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劳动行政部门有权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的用人单位,将责令其限期支付工资。

  2.如果劳动行政部门未能解决问题,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通过仲裁程序,劳动者可以争取到应得的工资及其他合法权益。

  3.如果劳动仲裁结果仍未能满足劳动者的要求,劳动者还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或申请支付令。

  通过司法途径,劳动者可以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工资得到及时支付。

  二、投诉与仲裁

  在面临辞职后不发工资的情况时,劳动者可以选择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是一种较为直接且有效的方式。

  (1)劳动者可以向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提交投诉材料,详细说明工资拖欠的情况,并要求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处理。

  (2)劳动行政部门在接到投诉后,将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核实,并责令其限期支付工资。

  2.如果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理结果未能满足劳动者的要求,或者劳动者认为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理存在不当之处,可以选择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1)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劳动者需要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辞职证明等,以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2)劳动仲裁机构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对双方的争议进行裁决。

  三、通过法院追讨工资

  当劳动者通过投诉和仲裁途径仍未能获得应得的工资时,可以考虑通过法院途径追讨工资。

  1.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1)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2)法院在审查劳动者的申请后,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将依法发出支付令,要求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支付工资。

  2.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其他劳动争议或纠纷,也可以选择直接向法院起诉。

  (1)在起诉过程中,劳动者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并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诉讼活动。

  (2)法院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对双方的争议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法院途径追讨工资可能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劳动者在决定采取这种方式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你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劳动关系?遇到劳动纠纷,上法律快车咨询律师,我们帮你分析证据,维护你的权益。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