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有限责任公司 > 股权转让协议 > 股权代持协议无效的情形是什么

股权代持协议无效的情形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07 11:38:02 人浏览

导读:

股权代持协议无效的情形包括签股权代持协议的当事人没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股权代持协议的内容不合法等。股权代持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包括名义股东需要将投资款退还给实际出资人等。

  一、股权代持协议无效的情形是什么

  股权代持协议无效的情形具体如下:

  1.签订协议的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代持股协议意思表示虚假;

  3.代持股协议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

  4.协议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等。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股权代持协议无效有什么后果

  股权代持协议无效会导致一系列法律后果,具体如下:

  1.无效合同可能涉及返还财产、折价补偿和赔偿损失。具体到股权代持协议,名义股东可能需返还实际出资人的投资款,或者名义股东继续持有股权而给予实际出资人相应的补偿。

  2.如果实际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或出资不足,名义股东可能面临其他股东或公司债权人的追责。

  3.如果实际股东在公司管理中存在问题,名义股东也可能被牵连。

  三、股权代持协议无效可以起诉吗

  股权代持协议无效可以起诉,但需要符合起诉的条件,具体如下: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