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合同法 > 合同解除和终止 > 劳动合同终止的操作流程

劳动合同终止的操作流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3 00:52:40 人浏览

导读:

劳动合同终止的操作流程包括通知劳动者、办理工作交接、出具离职证明和结算工资等。劳动合同终止情形包括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等情形。

  一、劳动合同终止的操作流程

  劳动合同终止的操作流程:

  1.出现法定情形,通知劳动者劳动合同终止。

  2.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3.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4.在终止劳动合同时出离职证明,并且结算工资。

  5.在离职之日起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二、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法律快车提醒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1.劳动合同期满的。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劳动合同终止的补偿金标准

  劳动合同终止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劳动者工作不满十二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