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税法 > 税率表 > 扣税基数是什么

扣税基数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6-02 09:28:01 人浏览

导读:

扣税基数是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起征点,影响着每个工作者的收入。本文将详细解释扣税基数的概念、计算方式及相关法律规定,带您深入了解。

一、扣税基数是什么

扣税基数是指个人所得税中规定的工资薪金所得扣除的起点,即个税起征点。

按照我国现行的个税法规,个税起征点定为5000元/月,这意味着,只有当个人的月工资收入超过5000元时,才需要按照超过部分计算应缴的个税。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 = (工资薪金所得 - “五险一金” - 扣除数)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例如,如果某人的月工资为7000元,那么他应缴的个人所得税为:(7000 - 5000) × 3% - 0 = 60元。

二、工资税前扣除合法性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

1.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这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多种形式的劳动报酬;

2.对于临时工资的税前扣除,只要与员工存在合法的雇佣关系,且支付情况合理,就可以在税前进行扣除;

3.非雇佣关系的临时人员支付的劳务报酬,只要关系真实、合理,并且有合法有效的发票凭证,同样可以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

有关税前扣除的问题还有哪些疑惑?欢迎咨询法律快车,与您共解法律难题。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