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仲裁 > 劳动仲裁程序 > 劳动仲裁处理需要多长时间

劳动仲裁处理需要多长时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6-25 00:12:44 人浏览

导读:

劳动仲裁处理通常需要四十五天的时间,案情复杂的时间可能会延长。劳动争议仲裁的作用有督促劳动者及时行使权利、督促用人单位积极履行义务、维护社会劳动关系稳定等。

  一、劳动仲裁处理需要多长时间

  劳动仲裁正常需要四十五日,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或者其委托的仲裁院负责人书面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劳动仲裁的作用有哪些

  1.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时效制度的作用就在于使事实状态与法律状态相一致,从而结束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的不稳定状态,使之在法律上重新固定下来,从而维护了劳动关系的稳定。

  2.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因仲裁时效完成后,权利人即丧失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其权利的请求权,因此仲裁时效就起到了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请求权的权利。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有利于劳动争议的尽快解决,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3.有利于正确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时效制度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从而使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尽快地介入劳动争议,这样因争议发生的时间较短,易于调查取证,便于正确处理,防止因年代久远、证据不全或难以辨认而导致错误裁决。

  三、劳动仲裁特点有哪些

  法律快车提醒您,劳动仲裁特点如下:

  1.审理时限短;

  2.专业化高;

  3.是一种准司法;

  4.是一种介于行政与司法之间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

  5.劳动争议仲裁不收取费用,且一般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