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工伤认定 > 职业病 > 离职员工检出职业病后应采取何措施

离职员工检出职业病后应采取何措施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6-27 01:16:43 人浏览

导读:

离职员工检出职业病后应采取的措施有向社会保险机构申请工伤认定、及时向用人单位反映情况、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等。劳动者检查结果是职业病鉴定需要的资料。

  一、离职员工检出职业病后应采取何措施

  1.应该及时向用人单位反映情况,让其了解自己患有职业病的情况。用人单位有责任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如果员工患有职业病,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会安排员工去医院进行诊治,并支付相应的医疗费用。

  2.应该及时向社会保险机构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是指根据国家规定,对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害、疾病或者死亡进行认定,并给予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如果员工患有职业病,可以向社会保险机构申请工伤认定,以便获得相应的医疗和经济补偿。

  3.还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提起诉讼。如果用人单位不承认自己患有职业病,或者拒绝承担相应的责任,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应该及时接受治疗,积极调整心态。患有职业病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需要及时接受治疗。同时,也需要积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

  二、有关职业病工伤待遇的规定具体是指什么内容

  有关职业病工伤待遇有以下规定: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其他。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三、职业病鉴定需要的资料

  法律快车提醒您,职业病鉴定需要的资料如下:

  1.劳动者职业史和接触史;

  2.劳动者检查结果;

  3.工作场所因素检测结果;

  4.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还需要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资料;

  5.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