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心理 > 故意犯罪 >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包括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包括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9-18 09:18:47 人浏览

导读: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包括对危害结果发生认识程度不同、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主观恶性不同等。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未遂的条件包括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等。

  一、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包括

  1.从认识因素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认识程度有所不同。在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必然性;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假如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还执意为之造成该结果,那么合理的认定是行为人对该结果持希望态度,具有直接故意。

  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忍、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

  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

  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二、间接故意为什么不存在未遂状态

  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未遂,因为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

  2.没有发生危害结果;

  3.没有危害结果是由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如果未遂的客观危害结果没有发生,行为人主观上没有希望的态度,缺乏故意的意志因素,就不具备犯罪成立的要件,其行为就不构成犯罪。因此,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三、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之间的区别

  1.在认识因素上,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并没有产生错误认识;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对于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存在错误认识。在过于自信过失情况下,行为人虽然也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但行为人主观上认为存在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会转化为现实性。

  2.在意志因素上,间接故意的行为人虽然不希望犯罪结果发生,但也不采取措施防止危害结果发生,而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听之任之,危害结果的发生并不违背其本意;法律快车提醒您,过于自信的行为人则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希望并利用有利条件避免危害结果发生,只是事与愿违,危害结果还是发生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