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重要罪名 > 故意伤害罪 > 法律如何认定故意伤害行为

法律如何认定故意伤害行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1-18 11:57:11 人浏览

导读:

法律对故意伤害行为的认定是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是非法进行的、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损害等。

  一、律如何认定故意伤害行为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如下:

  1.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亦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法律快车提醒您,无论是直接由本人实施还是间接实施,亦无论是针对何种部位,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只要出于故意,能造成他人的人身健康伤害,即可构成故意伤害罪。

  2.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是非法进行的。如果某种致伤行为为法律所允许,就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正当防卫造成伤害而未过当的,医生对病人截肢治病等。经被害人同意的伤害,是否合法,要做具体分析。

  3.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损害,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就结果的严重程度而言,则有3种形态,即轻伤、重伤或死亡。如果没有造成轻伤以上的伤害如没有达到伤害等级或虽达到等级却属轻微伤,则不能以故意伤害罪论处。

  二、故意伤害罪应赔偿哪些项目

  法律快车提醒,故意伤害罪应赔偿以下项目:

  1.医疗费。包括: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凭据给付,外地治疗有转诊单;)

  2.误工费。受害人收入标准(天、月、年)×误工时间(有实际收入按实际收入,没有实际收入的按同行业中等标准);

  3.住院伙食补助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住院天数);

  4.护理费。(有收入按收入,无收入按误工标准×天数;最长不超过20年);

  5.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和医疗机构意见确定;

  6.交通费、住宿费(需要记录并有凭证);

  7.精神赔偿金。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在刑事判决之后,另行起诉的可以要求该赔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三、故意伤害罪能否自诉

  故意伤害如果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不立案、不起诉的,受害人可以到法院去提自诉。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故意伤害的行为比较经的,检察机关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受害人可以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