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仲裁 > 劳动仲裁程序 > 对劳动仲裁不予执行的情形是哪些

对劳动仲裁不予执行的情形是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7-14 10:28:19 人浏览

导读:

对劳动仲裁不予执行的情形是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等。

  一、对劳动仲裁不予执行的情形是哪些

  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1.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4.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5.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6.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裁定书应当送达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劳动仲裁公司不执行会怎么样

  当事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后公司不执行裁决书的裁决可以申请当地的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果法院在收到申请后6个月内不执行的,可以向上一级的人民法院申请。法院执行员收到申请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如果不听将采取强制措施,如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等,但是被执行的财产不能超过被执行人该履行的义务。

  强制执行就是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

  三、劳动仲裁不予执行当事人能否向法院起诉

  法律快车提醒您,劳动仲裁不予执行当时是可以向法院起诉。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仲裁裁决被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之后,当事人之间可以达成新的仲裁协议,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