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合同法 > 劳动合同法规 > 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

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4-30 10:16:19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都知道很多刚出来上班的人都不懂的劳动合同是怎么样的,如果劳动解除那么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那么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都知道很多刚出来上班的人都不懂的劳动合同是怎么样的,如果劳动解除那么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那么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二、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有效期是多久

  解除劳动关系之日应当支付,如果未支付,应当在离职之日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在劳动合同期内,或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无缘由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获得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的赔偿金。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不按照规定支付赔偿款,则可申请劳动仲裁主张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三、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规定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规定是,如果是公司与员工协商解除的,或者员工无过错的,员工在公司工作每满一年的,补偿一个月的工资;半年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半年的,补偿半个月的工资。

  从上面的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合同的,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是用人单位单方解除的,那么应当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希望大家通过阅读以后可以更加清楚了解“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