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时效 > 民事起诉期限规定

民事起诉期限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3-05 07:34:00 人浏览

导读:

诉讼维权是在其他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是所用的一种借助公权力维权的一种手段,不知道大家参与过民事诉讼活动没有。那么你知道民事起诉期限规定?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诉讼维权是在其他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是所用的一种借助公权力维权的一种手段,不知道大家参与过民事诉讼活动没有。那么你知道民事起诉期限规定?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关于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诉讼时效的类型:

  普通诉讼时效,是由民事基本法规定的普遍适用于应当适用诉讼时效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时效期间,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

  特别诉讼时效,是由民事基本法或特别法针对某些民事法律关系规定的时效期间,特别诉讼时效散见于《民法典》和民事单行法,其中常见的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为4年、海运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为1年。

  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是指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规定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20年。

  (二)诉讼时效的起算:

  普通诉讼时效起算,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分期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对法定代理人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百九十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受性侵未成年人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一条的规定,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三)诉讼时效的中断、中止、届满: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诉讼时效进行中因法定事由的发生,推翻了诉讼时效存在的基础,因此已进行的期间全部归于无效,诉讼时效重新起算。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的规定, 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主要有三种:一是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是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是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从而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的规定,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主要有四种:

  1、是不可抗力;

  2、是无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是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

  4、是权利人被义务人或其他人控制。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是诉讼时效期间经过。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四)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案件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主要有三种情况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一是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二是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三是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

  二、打架民事诉讼时效几年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打架民事纠纷适用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日之日起计算。

  三、民事诉讼期限是多久

  民事诉讼期限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民事起诉期限规定”的相关法律知识,短期时效。短期时效指诉讼时效不满三年的时效,最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