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著作权 > 版权是什么

版权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1-29 11:06:27 人浏览

导读:

版权对于创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也是可以获得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很多的人对于版权具体的意思其实是不清楚的,对于这些可以好好了解的,所以版权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相关的知识点。

  版权对于创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也是可以获得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很多的人对于版权具体的意思其实是不清楚的,对于这些可以好好了解的,所以版权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相关的知识点。

  一、版权是什么

  版权的概念是:版权亦称“著作权”。指作者或其他人(包括法人)依法对某一著作物享受的权利。版权是对计算机程序、文学著作、音乐作品、照片、电影等的复制权利的合法所有权。除非转让给另一方,版权通常被认为是属于作者的。大多数计算机程序不仅受到版权的保护,还受软件许可证的保护。

版权是什么

  二、版权与著作权的区别

  基于上文笔者对著作权概念的界定,立足社会实践,笔者认为版权与著作权有五点明显区别:

  (一)主体不同。

  从狭义上看,版权是指出版者权,其主体是出版者。在中国,出版业被当作意识形态的重要领地长期为国家专营,由国有的出版机构(出版社或出版公司)具体运作。所以,在我国版权的主体只能是国有出版机构,自然人不能成为版权的主体。而著作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作者。客观上,只有自然人是作品的唯一事实作者,自然人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和民事主体;只能在特定情况下才能被视为“法定作者”。

  (二)客体不同。

  出版者权的客体为书刊及音像出版物。而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著作权法保护的只是作品,而非作品的载体,因为作品载体可以有许多种,而作品本身只能是一个。

  (三)形成机制不同。

  版权是一种从属于著作权的派生权利,出版者版权只能由著作权人授予而产生。而著作权是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在我国,作品一经创作产生,只要具备了作品的属性,即自动依法产生著作权。

  (四)内容不同。

  以我国为例,出版者对其出版作品享有的版权,包括专有出版权、版本权、出版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修改权、删除权。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及保护作品完整权。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出版权、发行权、复制权、演绎权、翻译权、演绎权)、传播权(表演权、播放权、展示权、朗诵权)等权利。

  (五)期限不同。

  在我国,出版者对作者授权出版的作品享有一定时限的专有出版权。时限长短由出版人与著作权人协商签约产生,并规定合同有效期限不超过10年。著作人身权的保护一般不受限制,其中某些内容具有一身专属性的权利理应受到永久的保护。对于著作财产权,各国都规定了一定的时间界限,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去世后50年,截止于作者去世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止。

  三、侵犯版权属于什么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独占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展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侵犯著作权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营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出于过失,如误认为他人作品已过保护期而复制发行,或虽系故意,但由于追求名誉等非营利目的的,则不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既包括国家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秩序,又包括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依法享有的著作权,还包括著作邻接权人对其传播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所谓“著作邻接权人”是指作品传播者,如图书、报刊、录音、录像制品出版者、艺术表演者等等;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著作权管理法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侵犯他人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侵犯著作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关于版权是什么的相关介绍,版权是就是属于著作权的,但是现在很多的人对于版权其实是不清楚的,其实可以去了解清楚之后也是可以去好好的处理相应的事情的,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