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生产淡季的企业不需要全员上班,所以有些人强制要求休假,有年休的减薪,没有年休的情况下必须加班补偿,无法偿还的情况下必须用年终奖金补偿,这种强制性的假期,我能正常上班吗?我去了公司,但是工作

更新时间:2020-03-09 07:44:47人浏览
问题描述:
你好! 生产淡季的企业不需要全员上班,所以有些人强制要求休假,有年休的减薪,没有年休的情况下必须加班补偿,无法偿还的情况下必须用年终奖金补偿,这种强制性的假期,我能正常上班吗?我去了公司,但是工作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8380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加班,既不符合法定情形,又不具有充分合理性,只有经与员工协商后才可以延长工作时间,并且依法提供加班待遇。如劳动者有正当理由拒绝加班的,不能作为违纪处理。
法定情形是指以下四种情况: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资财遭到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为完成国防紧急任务,或者完成上级在国家计划外安排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以及商业、供销企业在旺季完成收购、运输、加工农副产品紧急任务。
由于突发情况等,如员工拒绝加班将对生产经营造成损失的,也不能拒绝延长工作时间。譬如,由于临时发生堵车等情况,造成公交车晚点的,即使过了下班时间,司机和售票员也不能扔下乘客和车辆不管,这时延长工作时间就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员工一般不得拒绝。
2020-03-09 07:29:52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606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用人单位强制加班不合法,劳动者可以拒绝,必要时报警、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2020-03-09 07:36:42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874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对于奖金、津贴、加班费是否计入经济被偿金没有规定,但在劳动法系的《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有明确的法定。即吗:“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在法定中包括了“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但对加班费未有明确列入。从立法本意上加班可以列入“等货币收入”,也就是一般少量加班费用人单位愿意支付的法律不限制,但过度性加班费数额较大时用人单位不予支付的,劳动者要主张加班费的补偿时没有法律支持。
2020-03-09 07:43:2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3735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国务院《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4条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规定:“劳动法中‘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其他奖金。”因此,工资、奖金、津贴收入等属工资的范畴。
既然奖金属于工资的范畴,如果有的单位随意扣发,明显违反了法律规定。建议被扣发奖金的劳动者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支付,如逾期不支付,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由仲裁机关裁定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扣发的奖金之外,还需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扣发奖金算不算违反劳动法?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扣了奖金后可以查看下具体的情况,如不是劳动者本身的过错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权
2020-03-09 07:44:4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员工可以拒绝加班吗?
员工可以拒绝加班吗?
销售任务未完成、工作项目未完成等情况下,领导要求员工留下来加班,员工可以拒绝加班吗?公司安排加班是需要与劳动者协商的,劳动者如不同意加班,公司无权强行要求员工加
加班费
人浏览
用人单位强制加班不合法,劳动者可以拒绝,必要时报警、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法律依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违反公司规定被开除有补偿吗
员工违反公司规定被开除有补偿吗
员工违反公司规定被开除,是没有补偿的。如果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劳动法
人浏览
员工没休假有补偿吗?
员工没休假有补偿吗?
节假日是商业企业最旺的时候,一般来说,员工很少能够获得休假,对于加班员工来说,是不是节假日的劳动获得了相应的补偿呢?近日,记者向市内的商业企业进行了解,大部分的
工时休假
人浏览
休息日培训员工,是否需要支付加班工资?
休息日培训员工,是否需要支付加班工资?
北京某投资担保公司的人事经理刘先生来电咨询:按照公司惯例,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上午,公司都会安排员工进行集体培训学习。有员工提出:公司占用他们的休息时间安排培训
劳动法动态
人浏览
首先加班是自愿原则,不可以强制加班。另外劳动者只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而在离职当天用人单位需要按劳动者实际工作日数结清工资。在实际情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产假工资是基本工资吗?
产假工资是基本工资吗?
产假工资是基本工资,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其工资。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
劳动法
人浏览
单位是可以适当安排员工加班,但是不得强制员工加班。依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维权,赔偿数额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可能不仅仅是拖欠的工资。劳动者申请仲裁需提交以下资料:(1)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2)本人身份证及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你实际是否有休假行为?请进一步明确问题,以便律师给你更为准确的解答。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 你可以到劳动部门投诉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公司可以开除你,不能和到补偿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针对您的劳动合同即将到期且因家庭原因想辞职的情况,建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提前一个月通知用人单位。这样可以避免可能的纠纷,并维护双方的权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劳动者享有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公司应当配合办理离职手续。如果公司拒绝办理离职手续,您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并要求单位改正。若公司仍不执行,您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您好!是可以领取生育津贴的。所在单位通常是将个人的资料统一报给社保生育津贴报销窗口,由社保基金直接将津贴打到个人账户上。如果单位员工少,人力资源部门通常也会也会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试用期可以口头辞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有权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若不及时处理辞职事宜,可能影响工作交接和劳动关系的顺利解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可以去帮助你对方还款的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要求同事赔偿,但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先私下与老板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这个是可以去争取赔偿的
全部1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