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利保护法》是否有任何法律规定在几天内降低商品价格

更新时间:2020-04-10 18:53:06人浏览
问题描述:
消费者权利保护法》是否有任何法律规定在几天内降低商品价格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587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当消费者权益遭受到侵害时,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有以下五种途径解决纠纷: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般来说很少有人采用第四种,其他四种相对来说采取的比较广泛。
2020-04-10 18:39:52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4076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享有哪些权利:  
一.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二.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三.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四.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五.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六.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七.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八.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九.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2020-04-10 18:47:36
综合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030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的权益有哪些:  
(1)知情权。是指消费者所享有的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的情况具体包括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  
(2)自由选择权.即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服务的权利。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对商品的品种、服务及其提供者应有充分选手的余地;二是对于选择商品、服务及其提供者应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不受强制。  
(3)安全权。即消费者享有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4)公平交易的权利。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准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  
(5)求偿权。是指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有要求经营者依法予以赔偿的权利。  
(6)参与和监督的权利。即时消费者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7)接受消费教育的权利。即消费者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8)建立消费者组织的权利。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有权要求国家建立代表消费者利益的职能机构;二是有权建立自己的组织,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2020-04-10 18:53:0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规定的消费者的权利有哪些?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规定的消费者的权利有哪些?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规定的消费者的权利共有九条:1.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消费者权利
人浏览
当消费者权益遭受到侵害时,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有以下五种途径解决纠纷:(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四)根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法律如何规定
对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法律如何规定
对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法律规定如下:1、因侵权行为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
损害赔偿
人浏览
法律规定消费者的权利有哪些
法律规定消费者的权利有哪些
我国法律规定的消费者具有的法定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章规定,消费者享有如下九项法定权利:一、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权。消费者有权要求经
消费损害赔偿
人浏览
法律规定消费者有哪些权利
法律规定消费者有哪些权利
法律规定消费者有哪些权利?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3年10月3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章对消费者的权利作了
消费损害赔偿
人浏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所谓消费者,是指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居民。此处的居民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反诉的法律规定
反诉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民诉法司
诉讼
人浏览
怎样向消费者委员会投诉?一、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可以采取书面和口头的形式。消费者由于工作学习繁忙,无暇抽身前往消费者协会投诉时,可以采取书面投诉,邮寄送达的方式。首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消费者的知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可以投诉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这需要看你得购房协议是怎么写的?请电话联系律师。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社保自己可以补交吗
社保自己可以补交吗
社保可以自己补交,但具体规定因个人情况和地区政策而异。本文详细解读了社保补交的相关规定、影响及办理流程,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合法有效地进行社保补交。
社会保险
人浏览
需要鉴定知否属于质量问题和具体损失数额才可以要求赔偿! 〓〓〓〓〓〓〓〓〓〓〓〓〓〓〓〓〓〓〓〓〓 供参考。如对解决你的问题有帮助请采纳为答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规定几点打电话算骚扰
法律规定几点打电话算骚扰
骚扰电话的认定取决于内容、频率及干扰程度,非工作时间或休息时间频繁拨打可能构成骚扰。受害者可报案,公安机关将会依法处理。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人浏览
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如果机械质量不合格,你可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主管部门查询情况确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异地如何缴纳个人社保
异地如何缴纳个人社保
异地缴纳社保需先申请社保转移,确保社保权益连续有效。办理转移需提出申请、审核、办理手续、通知完成等步骤。养老保险年限累计计算,可选择补缴中断费用增加年限。
社会保险
人浏览
民间借贷见证人是指在场看见双方实施借款行为的证人,起着证明借贷关系的作用,见证人可以在借据或合同上签字,但一般需冠以“见证人”字样。借款见证人可以成为民间借贷纠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拿隐私敲诈勒索怎么办
拿隐私敲诈勒索怎么办
遇到隐私敲诈勒索怎么办?保持冷静,收集证据,及时报案是关键。了解敲诈勒索罪的刑事责任,以及数额和次数标准,有助于更好应对。寻求法律援助,让法律制裁犯罪分子。
隐私权
人浏览
被公安机关进行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被拘留时,手机是会被扣押的。拘留所在实施拘留时会对被拘留人的人身和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被拘留人的非生活必需品及现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监护人的证明怎么办理
临时监护人的证明怎么办理
临时监护人证明办理需根据被监护人情况选择开具部门,携带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证明书应确保信息准确完整,遵守法律法规。了解流程后,你将顺利为被监护人取得临时监护证明
监护人
人浏览
身份证丢失没有什么实质危险,因为现在办理各项业务都是需要本人和身份证原件才能办理,不是本人的,即使拿了身份证去办理业务都不会成功。而且现在都是人脸识别,一旦识别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档社保和二档的区别是什么
一档社保和二档的区别是什么
深圳一档社保与二档社保有何不同?缴费标准、医保待遇和参保条件均存在显著差异。了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保档次以及社保断缴的后果,为您的权益保驾护航。
其他文书
人浏览
你好,需要结合当地政府的规定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需要结合当地政府的规定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有协商解除与法定解除。《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这种大部分是套路贷,套路贷是不合法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