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的初中同学,知道他有高额债务,但是在躲我的情况下,请我帮它借57万元,据我所知,其他同学也因同样的原因被她骗了,金额高达200万元,这可以作为一种贷款欺诈。

更新时间:2020-03-04 10:18:19人浏览
问题描述:
你好,我的初中同学,知道他有高额债务,但是在躲我的情况下,请我帮它借57万元,据我所知,其他同学也因同样的原因被她骗了,金额高达200万元,这可以作为一种贷款欺诈。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4082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1、如果诈骗的金额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则属于治安案件,警方会对其进行行政拘留、罚款;  
2、法律依据:  1)《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2)《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3)《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2020-03-04 09:53:20
综合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653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构成诈骗罪的合同无效。借款合同,是当事人约定一方将一定种类和数额的货币所有权移转给他方,他方于一定期限内返还同种类同数额货币的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020-03-04 09:56:33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2043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民间借贷与诈骗的不同在于获取的款项是否存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指行为人意图使用非法手段对他人所有的财物行使事实上的占有、使用、收益或处分权,从而侵犯他人对某一特定财物的所有权的正常行使。区分合法的民间借贷和诈骗行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借款人与出借人在借贷时的相互关系。一般民间借贷关系多发生在相互了解、相互往来的亲友之间,借贷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而诈骗则往往发生在双方当事人相识不久,采取欺骗的手段骗取对方的信任。  
2、注意借款原因。合法的民间借贷中,一般是由于借款人确实遇到了困难,一时无力解决,才向他人借贷。而以借贷为名实行诈骗的,则往往是编造虚假的困难事实,或以高利息等利益为诱惑,骗取他人同情或信任。  
3、注意借款人是否愿意归还。合法的民间借贷,借用人并不否认借贷关系,并表示设法归还。即使不能按期归还,往往是因为遇到了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困难。而以借贷为名诈骗财物,则往往表现为携款潜逃,或是大肆挥霍或赌博,根本不想到归还。
2020-03-04 10:04:42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9041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诈骗数额巨大,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2020-03-04 10:18:1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挪用公款200万判多少
挪用公款200万判多少
1、犯挪用公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
刑事辩护
次播放
交通事故案件原告可以不出庭,法律没有规定交通事故案件开庭必须原告出庭。原告不出庭,要委托其诉讼代理人出庭诉讼,不然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按撤诉处理。法律依据: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结婚赚了50万!?这笔钱是夫妻个人还是共有?
结婚赚了50万!?这笔钱是夫妻个人还是共有?
得知要拆迁,有些家庭会选择让子女闪婚,增加一名家庭成员以获得更多的补偿。拆迁婚姻往往因缺乏感情基础而不顽固,之后离婚的话,处理拆迁补偿款容易引起纠纷。下面小编将
财产分割咨询
人浏览
贷款诈骗罪(刑法第193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诈骗30万退回赃款还判刑吗
诈骗30万退回赃款还判刑吗
对于“诈骗30万元,已退回赃款”的案情,犯罪分子有可能减刑。在司法实践中,影响刑事量刑的因素较多,如年龄、所涉金额、犯罪
刑事辩护
人浏览
诽谤罪一、概念及其构成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2万元的信用卡欠款会被起诉吗
2万元的信用卡欠款会被起诉吗
2万元的信用卡欠款是会被起诉的。欠款的民事纠纷,属于法院受理范围,对欠款数额法律上没有最低额限制。当然,欠款数额如果比较
债权债务
次播放
你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六条保证的方式有:(一)一般保证;(二)连带责任保证。第十七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当立案。诈骗罪是数额犯,行为人采用诈骗的方式骗取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能构成诈骗罪,予以立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诈骗多少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诈骗多少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诈骗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
刑事辩护
人浏览
信用卡诈骗罪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行为: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所谓伪造的信用卡,是指模仿信用卡的质地、模式、版块、图样以及磁条密码等制造出来的信用卡。所谓使用,是指以非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物联网,船舶业的星星之火
物联网,船舶业的星星之火
当前,国际海事组织(IMO)越来越重视一个船舶新概念E-navigation,即通过电子方式在船上和岸上收集、综合、显示海事信息,以增强船舶到泊位的全程航行能力
海事海商动态
人浏览
欠条、借条要注意什么?鉴于,欠条和借条的区别,因此,欠条、借条的写法应当注意。一张完整的欠条或借条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1、欠款、借款(物)的原因;2、欠款、借款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信用卡诈骗罪数额巨大怎么认定
信用卡诈骗罪数额巨大怎么认定
信用卡诈骗罪数额较大的认定:数额较大,以5000元为起点。在恶意透支的情况下,持卡人在银行交纳保证金的,其恶意透支数额以
刑事辩护
人浏览
逾期超过三个月或银行催款两次以上还不还款的,银行会冻结你卡片并将你列为禁入类客户(黑名单),同时还会起诉你信用卡诈骗及恶意透支,法院强制执行。起诉后拒不还款且欠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间借贷利率超过多少无效
民间借贷利率超过多少无效
关于民间借贷,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
债权债务
次播放
有限公司债务清偿顺序是什么
有限公司债务清偿顺序是什么
有限公司按照下列顺序清偿债务:(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
债权债务
人浏览
1、如果诈骗的金额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则属于治安案件,警方会对其进行行政拘留、罚款;2、法律依据:1)《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信用卡诈骗罪是什么
信用卡诈骗罪是什么
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信用卡诈骗罪的行
刑事辩护
次播放
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涉嫌诈骗罪,根据你的陈述,此人的行为涉嫌诈骗罪;二、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