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求员工签署自己的社会保障协议是否合法?

更新时间:2020-03-10 07:16:09人浏览
问题描述:
公司要求员工签署自己的社会保障协议是否合法?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2519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申请劳动仲裁可以要求补缴社保吗?要求单位补缴社保不属于劳动仲裁受案范围,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单位补缴社保。
《劳动监察条例》
第十一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一)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七)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八)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2020-03-10 06:59:10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9347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1、单位不缴纳社保,并且没有足额支付员工工资,那么员工可以以此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拖欠工资,补缴社保费用并且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  
2、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020-03-10 07:02:44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721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公司没有交社会保险,实践中一般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用人单位未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确属于劳动争议。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劳动争议的案件是“仲裁前置”这是没有问题的。
《高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研讨会会议纪要》则规定,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建立社会保险关系、欠缴社会保险费或未按规定的工资基数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主张予以补缴的,一般不予受理,告知劳动者通过劳动行政部门解决。
2020-03-10 07:16:0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员工自愿要求拒交劳动保险是否合法?
员工自愿要求拒交劳动保险是否合法?
法律咨询:企业要为员工缴纳劳动保险,但个别员工拒不缴纳,经双方协商,员工要求企业把保险金额直接发给他本人。这样做是否可以?另外,在职时员工拒绝企业为其缴纳保险,
社会劳动保险
人浏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对于不足额支付费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与公司签订居间协议是否有效
个人与公司签订居间协议是否有效
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居间协议,如果意思表示真实合法,居间协议的主体均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该协议是有效的。自当事人均签名
合同法
人浏览
:企业与员工签订的关于员工同意企业不办理社会保险的协议有效吗?
:企业与员工签订的关于员工同意企业不办理社会保险的协议有效吗?
【案例简介】本人亲自代理过这么一起劳动争议案件:深圳市宝安区某外商投资企业与员工李某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签订了一份《有关购买社会保险意向书》,意向书约定,李某
社会保障
人浏览
哪些员工应该和单位签订保密协议?
哪些员工应该和单位签订保密协议?
中律网网友法律咨询:您好,律师,我是一名公司的财务人员,请问单位有必要跟我签订保密协议吗?中律网伍怡律师回答法律咨询: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
商业秘密相关知识
人浏览
不交社保是违法的.用人单位未给你交社保的做法是违法的,你可以这样做1、与单位协商,要求补缴社保2、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反映情况3、向社保局投诉,要求社保部门督促单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职可以拒绝签保密协议吗
离职可以拒绝签保密协议吗
离职是可以拒绝签保密协议的。但应当具有相应的职业操守,恪守职业道德。一般是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与公司订立保密条款的,当事人
劳动法
人浏览
保密协议如果经过了公证,那它的法律效力非同一般。员工可以选择不签。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没有交社会保险,实践中一般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未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确属于劳动争议。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劳动争议的案件是“仲裁前置”这是没有问题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用公司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开户银行等资料到当地社保局申请一个参保帐户。然后先在该帐户上帮员作一个申请,如果是初次参保,用他的身份证号就可以了。申请通过后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是合法的,公司有自主经营权。您觉得不合理,也可以选择拒绝,找其他工作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无效的,,,
全部10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处理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如果公司因帮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而扣掉所需缴纳部分的费用的话,则公司扣工资的行为是合法的。但是,如果公司无故扣工资的话,则是不合法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是没有经济补偿的,但是如果劳动者以用人单位存在某些违法行为而解除劳动合同,就可以获得经济补偿。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一个特殊期限,用于双方互相了解和适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应当先核实情况,谨防诈骗。若确实存在未缴税款,请及时补缴,以免触犯税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要求公民按法纳税,逃税可能面临法律制裁,严重影响个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无理由辞退员工是违法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单方面辞退员工,应当支付双倍赔偿金,除非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