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昨天收到庭审函,是短信通知的,没有公章,也没有律师的真名,只有姓氏和电话号码,请问这是诈骗吗

更新时间:2020-02-15 23:16:17人浏览
问题描述:
您好,昨天收到庭审函,是短信通知的,没有公章,也没有律师的真名,只有姓氏和电话号码,请问这是诈骗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8248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被诈骗金额在5000和1万之间符合立案条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0-02-15 22:52:27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4432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l、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年12月16日)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2020-02-15 22:57:0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6258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短信息诈骗未遂,按照诈骗罪比照既遂从轻处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2020-02-15 23:16:17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478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一百九十三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2020-02-15 23:13:2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iPhone4,iPhone3GS的终结者
iPhone4,iPhone3GS的终结者
苹果新产品上市,总是会掀起轩然大波。因为苹果的产品不仅外表精致时尚,其功能乃至市场理念都会对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引进iPhone3GS本来是中国联通在3G上的
消费关注站
人浏览
1.根据《刑法》第196条,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较大的,构成行用卡诈骗罪,依法要承担刑事责任。2.你只是信用卡逾期,尚不构成恶意透支。而且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诈骗罪谅解书重要吗
诈骗罪谅解书重要吗
被害人的谅解书对犯罪嫌疑人的量刑很重要。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
刑事辩护
次播放
究竟是诈骗还是融资,错案?
究竟是诈骗还是融资,错案?
四位中国顶尖级的法学专家,对牟其中案进行了全面论证,并出具了一份长达21页的法律意见书,一致认为:一审判决及二审裁定所认定的基本事实有误,被告单位南德集团及被告
融资知识
人浏览
扣押邮件、电报通知书回执
扣押邮件、电报通知书回执
扣押邮件、电报通知书回执_____________人民检察院:你院____________号扣押邮件、电报通知书收悉,我(单位)已开始执行捉押措施,犯罪嫌疑人_
其它法律文书
人浏览
l、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受贿罪是什么意思
受贿罪是什么意思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
刑事辩护
人浏览
诈骗罪的刑事处罚如下: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1]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收到催款律师函的,应该积极对待和处理:1、如果实际不欠款或欠款数额不对的,应该及时向出具律师函的律师说明情况并尽可能地提供相应的证据,以供律师进行查实。2、应该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要式合同。所谓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取特定方式订立的合同。施工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协议,当事人订立施工合同应当采用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一般是3年,特殊情况从其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可以受理其诉讼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无效合同后果严重。具体处理方式:1.若财产可返还,应返还给原所有人;2.若财产不能或无需返还,按价值折算补偿;3.因合同受损,有过错方应赔偿损失,双方均有过错则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三年超过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合同纠纷
人浏览
建设工程合同中,违约金的最高赔偿上限通常是造成损失的3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超过此上限可能被视为过高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承揽类别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依法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对承包人和发包人具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合同无效后,解决争议条款仍然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即使合同整体无效,其中关于解决争议的条款仍然具有法律效力。若不及时处理争议,可能导致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在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报酬支付纠纷、定作物质量纠纷、承揽人保管纠纷、违约纠纷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主合同可变更。操作如下:1.双方协商:根据新情况调整合同条款,达成一致后签订书面协议。2.法律途径:如协商无果,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和公平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签订前的履行过程,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法律责任界定不清,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合同的事前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您好,可以去和对方协商处理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可以退。第一,若因校方的原因造成学生无法完成学习计划的情况,学生要求退学、退费,学校须予以退还剩余的费用。第二,学校开课前,学生因不可抗拒的理由,如学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具体情况可以详细说一下吗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