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一个月了,企业一直沒有给签劳动合同书,随后要解雇人们

更新时间:2020-02-12 21:47:10人浏览
问题描述:
工作中一个月了,企业一直沒有给签劳动合同书,随后要解雇人们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继承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463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超过一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视为双方之间存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公司无法合法理由的情况下,不能辞退你。违法解除的话,您有权要求公司支付近20个月左右工资的赔偿金。
建议您朋友设法取得公司辞退他的证明包括书面或口头等形式材料,然后委托专业律师维权,需要帮助的话,可以来电联系专业律师。个人资料中的劳动维权专业博客供您参考。
2020-02-12 21:19:14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341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劳动合同法: 第九十七条 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有问题可以再咨询
2020-02-12 21:25:45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6171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您好!没签劳动合同,没买保险,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
一、未给劳动者购买保险
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劳动者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补偿金(每服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二、未签订劳动合同,其赔偿事宜如下: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一个月内未签劳动合同的,不需要因此支付补偿,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合法期限。
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不和劳动者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属于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补偿,公司若不支付,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
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从第二月起支付每月二倍工资。
自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如能提出更加具体的问题,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2020-02-12 21:47:02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6842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劳动者发生事故后,应当尽快申请工伤认定,然后申请伤残等级鉴定,根据伤残等级申请工伤赔偿金。并且,在劳动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公司不能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再次期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应当支付劳动者双倍工龄工资作为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0-02-12 21:47:1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虽不签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企业不能辞退医疗期内职工
虽不签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企业不能辞退医疗期内职工
虽不签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企业不能辞退医疗期内职工几年前文某大学毕业后,通过社会招聘进入本市一家私营企业,从事产品销售工作,企业一直未与文某签订劳动合
解雇裁员
人浏览
提供能够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不让复工也不发工资是辞退员工吗
公司不让复工也不发工资是辞退员工吗
公司不让员工复工也不发工资,并不是辞退员工。如果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公司需要向员工出具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依法为员工
劳动法
人浏览
没有签劳动合同的女员工,如果在孕产期及哺乳期内,用人单位能随
没有签劳动合同的女员工,如果在孕产期及哺乳期内,用人单位能随
前面已经说明,在没有签劳动合同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必须依法提前三十天通知劳动者才能终止事实劳动关系。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其他
人浏览
主管人力资源的企业高管人员不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关系时无须支付双薪
主管人力资源的企业高管人员不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关系时无须支付双薪
案情简介:季某于2006年6月8日与湘潭龙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一份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季某担任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职务,职级同副总经理。合同到期后,双方没有续
劳动合同法案例
人浏览
公司变相裁人的,属于公司违法单方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要求公司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如果双方就补偿金问题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以向劳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签劳动合同公司规定试用期一个月合法吗
没签劳动合同公司规定试用期一个月合法吗
没签劳动合同根据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约定一个月的试用期是合法的。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
劳动法
人浏览
您好!没签劳动合同,没买保险,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一、未给劳动者购买保险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劳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用人单位辞退职工,需要先制作《解聘通知书》,然后将《解聘通知书》送至工会审查,工会无异议的,送达员工本人。《工会法》第二十一条企业、事业单位处分职工,工会认为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是不需要交税的,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的房屋权属变动这一情形无需缴纳契税。此外,对于法定继承人之间继受土地、房屋权属的情形,也无需缴纳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分配财是由夫妻双方协议分割;如果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属于男女双方的共有财产才能分割
继承法
人浏览
你好,协商不成可到劳动部门投诉或仲裁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冻结家产可通过行政强制措施实施。选择处理方式时,应咨询专业法律人士,确保依法操作,避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同时,需明确冻结目的和范围,确保合理合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时效是三年。继承权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
继承法
人浏览
如果您立了遗嘱但之后想修改或撤销,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首先,您可以重新立一份新的遗嘱,明确表达您的新意愿,新遗嘱将取代旧遗嘱。其次,如果您选择撤销遗嘱,可以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不要继承税。我国现在还未征收遗产税。法定继承人继承房产不需要交税,而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继承房产的,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如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在办理父母房产继承时,若涉及其他共有人权益,应先确认共有人身份及权益份额。若共有人同意放弃权益或已达成继承协议,可一并办理继承手续。若存在争议,需先解决共有人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丧失继承权。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会导
继承法
人浏览
支付标准 丧葬补助金4000元。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要看房子的估值。继承父母房屋需要缴纳的税有印花税等。一般契税是3%,印花税是0.05%,法定继承人继承土地、房屋权属时,不征收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如该房产为您父亲的个人财产,则为其个人所有。如该房产为您父母婚后共同购买,即使登记在一方名下,为夫妻共同财产,该房产是您母亲与您父亲共同所有。对于您父亲的财产,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那就不可以公正的。建议积极正争取协商处理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有遗嘱遵遗嘱,没遗嘱可以平均分割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