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动迁分的房屋,每位35平。离异能分得吗?

更新时间:2020-02-11 18:17:18人浏览
问题描述:
结婚后动迁分的房屋,每位35平。离异能分得吗?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339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要看你俩这房子房产证登记人是谁,由于你俩无结婚证,只要房产证上只有一人名字,这房子就属于那一方个人财产,产权权益和另一方无关。另一方有出资参与购房,可以作为债权,主张房产登记方还钱。
如果房产登记人是两人,产权就是两人共有,你俩可以协议谁要房子,要房子的一方,支付给另一方一半的房产评估价格。需要你俩还清贷款,拿到房产证解压,再以买卖方式,有一方把自己名下房产过户给另一方,支付过户税费。
重新办理只有一方姓名的房产证。
2020-02-11 17:49:52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6087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以房屋补偿的方式取得的房子
1、夫妻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有住房,是在拆迁其父母原承租的房屋时与其他家庭成员以房屋补偿方式共同安置的拆迁房。夫妻一方承租人身份是因为其单位能够支付该拆迁安置房供暖费等原因,父母才将承租人写成了该子女的名字,婚后按房改房政策用父母的工龄、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为产权房的,产权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是夫妻共同财产还是家庭共有财产
此种仍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只是在财产分割时,应酌情考虑该房产来源、共同安置的其他家庭成员享有的居住权利及享用父母工龄内涵的福利性、优惠性价值等等因素。
2、夫妻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有住房,婚后因该房屋拆迁而取得安置房屋承租权的,离婚时双方均可承租,承租方对另一方可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
3、夫妻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有住房是婚前与父母及其家庭成员共同以房屋补偿方式安置的拆迁房,虽然结婚5年以上,离婚时未经其他共同安置人同意,另一方不可以承租。因为其不是拆迁安置房的共同安置人,共同安置人的居住权是基于拆迁安置协议取得的,这种居住权具有人身依附性,在协议约定的期限内限制房屋所有权人和第三人行使其权利,因而具有排他性。所以,不应当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中公房使用、承租若干问题的解答
(1996)》中“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姻关系存续5年以上的;离婚后,双方均可承租。”的规定。
2020-02-11 17:56:04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4908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离婚房产分割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双方对夫妻共同财富中的房屋价值及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置:一)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二)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相应的弥补;三)双方均不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拍卖房屋,就所得价款进行分割。
2020-02-11 18:09:0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646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1、被拆迁房是私有住房,其所有权是夫妻一方在结婚登记之前取得的,此种拆迁安置房应认定为一方个人财产,而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2、被拆迁房是私有住房,其所有权是在结婚登记之后取得的,被拆迁房和安置房的差价是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结清的,此种拆迁安置房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3、被拆迁房是夫妻一方父母的私有住房,婚后该房拆迁,安置房产权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被拆迁房与安置房产权调换之间的差价是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结清的,拆迁安置房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原被拆迁私有住房的评估价值可参考《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第22条规定,推定为父母对夫妻双方的赠与,离婚时可直接将产权房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处理。
  
4、夫妻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有住房,婚后该房拆迁,安置房产权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当依法分割。
  
5、被拆迁房是夫妻一方父母承租的公有住房,婚后该房拆迁,安置房产权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差价是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结清的,拆迁安置房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拆迁时承租人购买的原公有住房的评估价值可参考《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第22条规定,推定为父母对夫妻双方的赠与,离婚时可直接将产权房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处理。
2020-02-11 18:17:1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房本加女方名,离婚就能分一半?
房本加女方名,离婚就能分一半?
婚后由男方父母买的房,女方一般都会要求也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样就意味着房子是公婆赠送给他们夫妻的,自己也有份。但是这样...
夫妻析产
人浏览
因婚外情导致的离婚:1、协商一致的,可以协议离婚,双方一起到一方户籍所在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未协商一致的,也可以诉讼离婚。2、诉讼离婚的,一般到被告住所地或经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房子是父母的名字离婚可以协议分割吗
房子是父母的名字离婚可以协议分割吗
房子是父母的名字,离婚是可以协议分割的。首先,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首先就会考虑当事人之间的自主协商。房子是父母的名字,继承或
离婚
人浏览
儿媳能获得按面积分拆迁补偿吗
儿媳能获得按面积分拆迁补偿吗
儿媳能获得按面积分拆迁补偿吗?2013年,王女士与李先生想签订离婚协议后在民政局离婚,双方因拆迁安置房一事无法协商一致,于是只有通过法院起诉离婚。王女士提出对拆
拆迁补偿方式
人浏览
公房动迁补偿款如何分割?
公房动迁补偿款如何分割?
公房动迁补偿款如何分割?律师:我户口所在地的一套公房目前动迁,承租人是我外婆,里面只有我和外婆两个户口,最近我外婆与动迁组签订了动迁补偿安置协议,现因为动迁款的
拆迁补偿
人浏览
1、被拆迁房是私有住房,其所有权是夫妻一方在结婚登记之前取得的,此种拆迁安置房应认定为一方个人财产,而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2、被拆迁房是私有住房,其所有权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户口没有改成已婚能离婚吗
户口没有改成已婚能离婚吗
户口没有改成已婚能离婚。有法律上认定的婚姻关系就可以提起离婚。双方是自愿离婚的,可以协议离婚,有一方不同意离婚的,或者是
离婚
人浏览
1、如果房子是夫妻共同财产,那么,房屋拆迁补偿款也是夫妻共同财产;2、共同财产平均分配;3、房产证上只有对方的名字,只要房子是在婚后购买的,就是共同财产,只有对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条明确规定,只针对“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给予公平补偿。因此,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征收不适用该条例的规定。根据《土地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看原来房产性质,是个人还是共同财产;2、看拆迁补偿性质,是基于什么补偿的面积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由于拆迁补偿行为,是发生在双方离婚之前,那么该补偿应该属于双方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该平均分割。但是,如果双方对财产有过约定的除外。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判原则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判原则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判原则如下:双方可以先行私下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
房地产法
人浏览
女方如果是被安置人员就有40平方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现房交易税费由买家还是卖家承担
二手现房交易税费由买家还是卖家承担
二手现房交易税费由买卖双方一同承担。买家需缴纳房款1.5%的契税、0.05%的印花税、交易费、测绘费、权属登记费取证费;卖家需缴纳交易费、房款0.05%的印花税
房地产法
人浏览
你好,建议协商予以解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现房抵押贷款要多久放款呢
二手现房抵押贷款要多久放款呢
二手现房抵押贷款一般三周左右放款,具体可以咨询当地银行。借款人在银行开立活期存款帐户后准备贷款要求的资料,面签银行、银行报卷和审批;银行审批通过后通知借款人审批
房地产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居民区噪音扰民归于环保部门管理。市民遇噪音扰民可拨打12369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投诉或,或联系当地城市管理部门或110协商解决。如仍不能解决,只能委托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房离婚怎么分割
二手房离婚怎么分割
二手房离婚分割如下:属于个人财产的分割给个人,属于共同财产的房子夫妻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双方有协议的,按照协议进行分割处理;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可以根据出资人、出资
房地产法
人浏览
关于租屋的物业费问题,需要依据租赁合同的约定来确定。如果合同没有明确约定由谁支付物业费,通常情况下,物业费应由房东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业主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买卖二手房是否还要土地转让证
买卖二手房是否还要土地转让证
买卖二手房需要土地证。房屋和土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办理二手房买卖过户手续时,当事人必须提供身份证、房产证、土地证、完税证明等资料,没有土地证的二手房无法办理登
房地产法
人浏览
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出面向物管公司交涉,还可以以拒绝缴纳物管费来维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房网签了以后卖家可以不可以再修改
二手房网签了以后卖家可以不可以再修改
二手房网签了以后经双方协商卖家可以再修改。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内容的修改属于合同变更行为,必须合同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合意,达成合意后对修改事项双方签字确认即产
房地产法
人浏览
已更改档案名字最后一个字,应尽快更正。此行为涉及法律上的姓名权与档案真实性。若影响政审等重要事项,需及时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关于退房租的问题可以为你解答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