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国家制定的计划生育政策的产假有多长?

更新时间:2020-02-06 16:53:24人浏览
问题描述:
符合国家制定的计划生育政策的产假有多长?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920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劳动法规定的男人陪产假多少天?男士陪产假是七天,用医院的出生证明复印件交到公司备份就可以。
根据《婚姻法》及《计生条例》的有关规定,各单位都应该有男同志的陪产假的。
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目前,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
当然,还存在有的地方有陪产假,有的地方没有陪产假的情况。即使没有陪产假的地方如果你的状况特殊,比如生活困难,妻子实在无人照顾,或医院方面有相关的要求,可向单位申请困难补助或照顾。
2020-02-06 16:38:12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7509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产假是女职工在怀孕待产或生产期间,停止工作,工资照发的一种带薪假。我国《劳动法》第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的产假不能少于90天”,只对女职工产假的期限作出了最低限制,但并没有上限的限制。
实践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往往都会根据我国提倡晚婚晚育的计划生育政策,对符合政策的女职工给予奖励性的产假,女职工实际享有到的产假可能高于90天。  中国各地方和各单位对产假的长度并没有统一的规定。
要了解具体能休多长时间的产假,你需要了解相关法规、地方政策以及自己所在单位的具体规定。但是中国的有关法律保证了女性职工享有带薪产假的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同时,除了上述的基本产假,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往往根据生产时的具体情况和准妈妈的个人情况,酌情增加额外的产假。
2020-02-06 16:39:29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6467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女职工晚育产假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但并没有规定晚婚、晚育的具体年龄。现实中的晚婚年龄是由计生部门提倡的,以女23周岁,男25周岁为限;晚育则为女24周岁。
同样《劳动法》第六十二条“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以及《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的规定,也并没有对晚育的休息时间作出明确规定。
通常情况下,由各地自行制定相关政策,如: 《上海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二十四条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初次结婚为晚婚。 女年满二十三周岁初次结婚为晚婚。 已婚妇女生育第一个子女时,年满二十四周岁的,为晚育。
第三十三条晚婚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晚婚假七天。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晚育妇女,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晚育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晚育护理假三天。
晚婚假期间享受婚假同等待遇,晚育假、晚育护理假期间享受产假同等待遇。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十六条 鼓励公民晚婚、晚育。 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初婚的为晚婚。
已婚妇女年满二十四周岁初育的为晚育。 第二十条 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奖励假7天。晚育的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30天,奖励假也可以由男方享受,休假期间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不休奖励假的,按照女方一个月基本工资的标准给予奖励。
个体工商户的雇工晚婚、晚育的,由雇主按照本条前款规定奖励。 农村居民、城镇无业居民和个体工商户晚婚、晚育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给予适当奖励。
2020-02-06 16:53:2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二胎产假国家规定有什么新规定
二胎产假国家规定有什么新规定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家庭都迎来了一个小生命,但是二胎的出台自然也伴随着较多的法律问题,首先最为关注的就是二胎的产假是否与之前的一样,是否有区别,那
二胎
人浏览
女职工晚育产假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但并没有规定晚婚、晚育的具体年龄。现实中的晚婚年龄是由计生部门提倡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退休后独生子女费发放新规定
退休后独生子女费发放新规定
退休后独生子女费发放新规定如下:1、凡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从领证之月起到子女14周岁止,每年发放独生子女
婚姻家庭
次播放
甘肃省修订计生条例 符合政策拟增60天产假
甘肃省修订计生条例 符合政策拟增60天产假
我省将对《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进行重新修订,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3月29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关于《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
婚姻动态
人浏览
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不能享受产假
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不能享受产假
林某是苍山县某单位已婚女职工,2006年生育一女孩,并依法享受了国家规定的产假。2009年2月,林某又怀孕,但其夫妻双方不符合当地生育二胎的条件。7月,林某在家
女职工劳动保护
人浏览
女方产假天数规定顺产产假98天(含产前15天),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增加35天。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一个婴儿98天基础上增加15天难产产假剖腹产、III度会阴破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多久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多久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如果是三年以上的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合同,则试用期不超过六个月;如果是一到三年的合同,试
劳动法
人浏览
国务院流产假几天要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第八条:女职工生育或者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首先,产假期间公司发放的工资和社保局发放的生育津贴不能同时享受;2、如果单位有交社保,产假期间企业无需向职工支付工资,而是由公司凭女职工的生育凭证,到生育保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咨询计生部门。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这样做是合法的,违反计划生育的不享受带薪产假。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你好,有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可以向社保局投诉。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者上班期间如果是在工作岗位突发脑出血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劳动者被诊断、鉴定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如果公司违法解除,可以要求支付补偿金,一般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来计算具体金额。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建议跟公司沟通协商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劳动合同变更时,劳动者可以要求补偿,但用人单位一般不会同意,这时劳动合同无法变更。根据《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根据《劳动合同法》,您提前30天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若月末不让走,可依法维权。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您的就业计划和个人权益,建议与用人单位沟通或寻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收集所说存在劳动用工的资料后,可以通过送达律师函催告或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有两个方案,一个要求回复劳动关系,另一个拿赔偿,但因你工作时间不长,赔偿金不多。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向教育部门投诉。学校暑假补课可能违反教育法和相关规定。若出现强制补课或收费过高现象,请及时咨询律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