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他人签订了土地合同,在合同书上没有注明违约责任,但有口头协议,如果打官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更新时间:2018-08-24 14:44:54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与他人签订了土地合同,在合同书上没有注明违约责任,但有口头协议,有多人可证明,如果打官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恳请给予指导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933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违约责任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由当事人约定。  当事人既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的责任形式,也可以约定违约责任的范围及损失的计算方法。具体表现在当事人可事先约定违约金的数额、幅度,可以预先约定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甚至确定具体数额,同时也可以通过设定免责条款限制和免除当事人可能在未来发生的责任。
但是,违约责任可由当事人约定,并不是说当事人未约定违约责任的,不发生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这是法律赋予合同的效力,即使当事人未在合同规定违约责任,违约方也须依法律的直接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之间约定的违约责任应当限定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为了保障当事人约定的违约责任条件的公平合理,法律也要对其约定予以干预。如果约定不符合法律要求,也将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从而适用法定的违约责任。
2018-08-24 14:31:48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7958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遗赠扶养协议中的违约问题:  
(一)违约形态  违反遗赠扶养协议也可构成部分履行、迟延履行、履行不能、瑕疵履行、加害给付等形态。此处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研究:  
1.履行不能  因不可归责于扶养人的原因造成的履行不能,扶养人不承担违约责任。例如法定继承人故意不通知扶养人死亡的消息,而导致扶养人未履行死葬义务时,扶养人不须承担违约责任,且其接受遗赠的权利也不应该被剥夺。  
2.瑕疵履行  扶养人的瑕疵履行责任集中规定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6条,即“如果扶养方不认真履行扶养义务,致使被扶养人经常处于生活困难、缺乏照料的情况时,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对遗赠财产的数额予以限制。”按上条规定,只有扶养人符合双重标准才构成瑕疵履行:在行为上“不认真履行扶养义务”,并在结果上导致“被扶养人经常处于生活困难,缺乏照料的情形”。如前所述,扶养义务尽管有行为义务、结果义务之分,但多为结果义务。而从结果义务角度看,只要“被扶养人经常处于生活困难,缺乏照料的情形,扶养人即构成瑕疵履行,此时判断扶养人瑕疵履行的标准应该是单一的而不必双重标准。  按《合同法》第107条之规定,扶养人对瑕疵履行行为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形式。此时如被扶养人已死亡,继续履行或采取补救措施均无实际意义,至于因瑕疵履行给遗赠人造成的损失的则应从扶养人应受遗赠财产中扣除,这就是此时“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对遗赠财产的数额予以限制”的法理基础。如被扶养人尚未死亡,此时被扶养人可以要求扶养人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此外其能否要求扶养人承担强制实际履行的责任?答案是否定的。一般而言,对于以行为为标的的给付义务,只有在符合经济合理性的要求时才能使违约方承担强制实际履行的责任(《合同法》第110条)。扶养义务一般表现为结果义务,而为达此结果,扶养人需长期、持续地实施扶养行为。此时,如要求违约人承担强制实际履行责任不具备经济合理性。  
(二)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不是违约责任形式却可成为违约的法律后果。合同解除分协议解除、法定解除、约定解除三种,其中法定解除在实务上最为重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6条集中规定了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定解除制度:“扶养人或集体组织与公民订有遗赠扶养协议,扶养人或集体组织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议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其支付的供养费用一般不予补偿;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议解除的,则应偿还扶养人或集体组织已支付的供养费用。”
2018-08-24 14:34:53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153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口头协议违约可以进行起诉解决。
违约责任是指乙方违反合同约定或者附随义务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这里面包括完全不履行和履行不符合约定(不完全履行)。
对于违约责任,最好是双方直接约定违约金额或者违约金的计算方式,这样一旦出现违约情形,直接按照合同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无需承担相应的违约损失的举证责任。
只需提供合同、以及对方违约的事实即可。
如果在合同中未约定违约责任或者仅仅口头约定却无相关证据证明,一旦出现违约,违约责任的确认和承担,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你需要举证证明双方存在合同关系(合同),违约事实,你的实际损失(这个一般比较难举证,尤其是非金钱债务),而且你很难证明可得利益损失。
当然,只要证据齐全,违约责任肯定还是可以要求对方承担的。
可见,约定违约责任最大的好处在于减轻自己的举证责任,降低违约损失风险。当然,如果未约定违约责任且损失的确很大,建议委托律师处理。
2018-08-24 14:44:5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口头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口头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只要口头协议并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口头协议是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的。当事人双方需要依据口头协议来履行各自的义务,违反者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更多关于口头协
合同效力纠纷
人浏览
农村当中的集体土地是可以进行出租的,双方之间签订的合同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生效要件,土地租赁合同才有效。但是如果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私下签订的买卖房屋协议书有效吗
私下签订的买卖房屋协议书有效吗
私下签订的买卖房屋协议书有效吗?1、房屋本身不合法,则合同无效;2、房屋属于合法建筑,且房屋所在地不存在政策的限制,出卖
房地产
次播放
有了口头合同,为何还要签订书面合同?
有了口头合同,为何还要签订书面合同?
签订书面贸易合同的意义一、按国际惯例,货物买卖合同并无特定的形式限制,可采用正式的合同(Contract)、确认书(Confirmation)、备忘录(Memo
口头合同
人浏览
签订买房合同后居间协议效力如何?
签订买房合同后居间协议效力如何?
如果卖方与买方在居间协议中明确约定,买卖合同签署后居间协议失效,如果不属于上述情形,居间协议仍然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对买卖双方形成约束。
房产合同知识
人浏览
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劳动合同的效力体现在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有购房资格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没有购房资格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没有购房资格签订的合同,如果并不因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使合同无效的,合同是有效的。如果因违反上述规定而使合
合同法
人浏览
劳动者因为自己的原因,比如文盲,比如受伤无法写字,可以出具一份授权委托书或者委托视频,让他人帮忙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劳动合同合法,也符合劳动者的意愿,则他人代签也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遗赠扶养协议中的违约问题:(一)违约形态违反遗赠扶养协议也可构成部分履行、迟延履行、履行不能、瑕疵履行、加害给付等形态。此处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研究:1.履行不能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要式合同。所谓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取特定方式订立的合同。施工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协议,当事人订立施工合同应当采用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一般是3年,特殊情况从其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可以受理其诉讼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效力是有,但你所说的事实如果对方否认的话,很难证明。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可以看平台和卖家的规定,如果违反规定,可以和卖家协商退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三年超过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你好,建议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话也可以起诉解决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承揽类别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依法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对承包人和发包人具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法律分析:债权转让通知不当然引起时效中断,诉讼时效中断情形包括:(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在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报酬支付纠纷、定作物质量纠纷、承揽人保管纠纷、违约纠纷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代理人是对方的还是我们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签订前的履行过程,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法律责任界定不清,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合同的事前
合同纠纷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