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下民工在施工工地上突发性击病身亡企业里应当要如何赔付

更新时间:2019-12-18 01:58:09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想问一下民工在施工工地上突发性击病身亡企业里应当要如何赔付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4369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农民工因工死亡赔偿多少,  农民工因工死亡,应按照以下规定发给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丧葬补助金,标准为6个月的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按月发给供养亲属抚恤金,直至失去供养条件时止。其标准是配偶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其他供养亲属每人为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加发10%。月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的范围和条件按照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因工伤事故直接死亡或在医疗期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8个月;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被鉴定为致残一级至四级以后死亡的,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4个月。  
4、伤残抚恤金、护理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由市劳动局根据本市职工工资增长及物价增长情况适时调整。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工伤伤残鉴定程序  
1.因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2.鉴定者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相关诊断材料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于每周
一、
二、
三、五来做鉴定。  
3.鉴定办对鉴定者携带的材料由专家确认后,交纳200元鉴定费。如材料不全,由我办出据委托诊断后,再来鉴定。  
4.鉴定办于每周四定期召开鉴定会,做出等级或结论,并予以公布。  
5.自鉴定材料收下登记之日起15日后,由单位劳资人员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及所收全部材料。
2019-12-18 01:29:48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862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你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
(一)项、第
(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
(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第十六条 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2019-12-18 01:35:36
综合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594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法律上并没有规定单位要承担非因工死亡的赔偿责任。
  单位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对员工承担工伤配赔偿责任。员工受伤或者死亡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的,可以依法申请工伤认定,要求单位工伤赔偿。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019-12-18 01:58:0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工地上死亡赔偿多少钱
工地上死亡赔偿多少钱
在我国农民工在工地上干活的劳动强度是很大的,且工地上的安全隐患比较多,容易导致人身伤害,一旦劳动者在工地上死亡的话,工地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
人身损害赔偿常识
人浏览
属于工伤,建议及时委托律师向劳动部门申报工伤认定,赔偿包括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精神病人在工地受伤谁担责
精神病人在工地受伤谁担责
精神病人在工地受伤,工地上的管理者应当对精神病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若是工地已经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的,造成精神病人损害的
工伤赔偿
人浏览
工地上的工人要如何管理?
工地上的工人要如何管理?
做为项目经理在管理工地的时候都遇到过工地的工人不好管理的经历。如果你按照下面的几个方法进行运做一定会处理好这样的事情。一、和老板要沟通好。你要让老板知道项目经理
工程建设管理
人浏览
俩民工施工中触电身亡
俩民工施工中触电身亡
本报讯(记者易靖)昨天下午3点多,朝阳公园西门内,一名工人手持铝制卡尺碰到了高压线,致其触电倒地,另一工人去拉他时也触电,两人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事发现场停着一
工程建筑动态
人浏览
你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亡赔偿金如何分配
工亡赔偿金如何分配
死亡赔偿金分配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
工伤赔偿
人浏览
首先要确定一下民工与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存在劳动关系,且被相关部门认定为工亡后,才可以享受工伤(亡)保险待遇的.且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及赔偿标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工伤管理条例,员工在上下班途中因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受伤的,按工伤处理,因此,如果根据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中认定劳动者是受害者或不承担主要责任,劳动者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核算过的,工亡赔偿包括:工亡补助金、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丧葬补助金、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全部8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首先认定是否属于劳动合同关系,进行工伤认定,之后才能确定赔偿的标准和金额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肇事逃逸交强险是否赔偿?
肇事逃逸交强险是否赔偿?
肇事逃逸交强险是会进行赔偿的,具体是要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驾驶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则保险公司不会进行
交强险
人浏览
已经回答
全部10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批捕以后多久可以看卷宗
批捕以后多久可以看卷宗
逮捕后,案件需经侦查阶段,通常两个月后可查阅卷宗。审查起诉期限一般为一个月,复杂案件可延长。扣押物品在案件结束后归还,具体需根据判决或决定处理。
逮捕
人浏览
属于工伤,需要赔偿死亡赔偿金{当地农村上年度人均收入20倍},丧葬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案件中,普通被执行人是可以乘坐高铁的,但是被限制高消费的被执行人不能乘坐高铁。人民法院决定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的,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限制消费令。限制消费令由人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必须要拿离婚证吗
离婚必须要拿离婚证吗
离婚不一定需要离婚证,这取决于离婚方式。协议离婚需冷静期后领离婚证,诉讼离婚则领判决书或调解书。再婚时,诉讼离婚无需离婚证,协议离婚需提供。
离婚证
人浏览
改姓名的办法:如果未成年人需要改名字的,由本人或者父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姓名;如果成年人需要改姓名的,只需要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姓名,但需要注意的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非配偶能起诉重婚罪吗
非配偶能起诉重婚罪吗
非配偶可起诉重婚罪,但需提供充分证据。重婚罪侵犯一夫一妻制,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追究途径有公诉和自诉,非配偶可报案或自诉。
重婚罪
人浏览
需要结合贷款合同确定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会受到哪些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会受到哪些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会受到的法律后果包括造车他人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的,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肇事逃逸被刑事拘留的,拘留
交通肇事逃逸
人浏览
开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当事人可凭申请人公民身份证、出具证明申请书、申请执业相关的文书或表格,向被证明对象户籍地派出所申请出具证明或签署证明意见。无犯罪记录证明是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节假日强制加班如何仲裁
节假日强制加班如何仲裁
节假日强制加班如何仲裁?劳动者需收集证据、提交申请书,并耐心等待裁决。同时,加班费计算与维权也是关键,劳动者应了解计算基数和标准,保留相关证据以维护权益。
假期待遇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