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帮他还款了三个月。之后因为无力偿还,可他们不同意,怎么办?

更新时间:2019-10-10 14:37:15人浏览
问题描述:
刚满18岁的外侄正在读高二,父母离异,从小爷爷奶奶带大,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去年七月份,用自己身份证通过XX信帮同学分期了一辆6000元的摩托车,分期18个月,每月465·33。之后同学跑了,爷爷奶奶知道后,帮他还款了三个月。之后因为无力偿还,至现在没还。XX信经常电话骚扰老人和读书的外侄,老人协商他们借钱还清本金,可他们不同意,今天XX信工作人员发了一份债务催告函给老人,怎么办?父母离异,帮他还款了三个月。之后因为无力偿还,可他们不同意,怎么办?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继承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028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诽谤罪
一、概念及其构成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二、认定
1、本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犯罪行为以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而且还具有以下不同: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比如,为毁损他人名誉而揭人隐私,越揭得逼真,其侵权性质越为恶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这种行为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
(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此外,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2、本罪与侮辱罪的界限这两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1)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进行,而诽谤则必须是捏造事实。
(2)侮辱含暴力侮辱行为,而诽谤则不使用暴力手段;
(3)侮辱往往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
三、处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
2019-10-10 14:37:1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个人债务无法偿还时,怎么办
个人债务无法偿还时,怎么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存在一些债权债务的现象出现,而当有人因为个人债务无法偿还时,债权人的债权应该怎么才能更好的得到保护呢?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个人债务
个人债务
人浏览
你好,个人身份信息不能出借的,会影响你个人信用。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遇到债务人欠债不还该怎么追债?债务人暂时无力偿还怎么办?
遇到债务人欠债不还该怎么追债?债务人暂时无力偿还怎么办?
出于信任或其他原因将钱借给他人,在有签借条的情况下,有时候还是会遇到一些欠债不还的老赖。遇到债务人欠债不还该怎么追债才能将被欠的钱要回来?如果遇到对方暂时无力偿
债务人
人浏览
一,债务已经到期的情况下,你可以要求对方立即归还欠款和利息,如果有因此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的,可以要求对方一并赔偿。二,民间借贷利息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约定利息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无法偿还银行贷款,债务人没事,担保人进去了
无法偿还银行贷款,债务人没事,担保人进去了
为朋友、为亲人做借款担保人,请注意约定保证的方式。如果不注意,就完全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他们作为债务人还不上款,他们...
担保法案例
人浏览
无力偿还贷款只是民事纠纷,不受刑法规范的。如果债权人起诉到法院,债务人有能力而拒不履行法律判决的,就会构成拒不履行判决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怎么办?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怎么办?
债务是必须返还的资金。除了借入的资金以外,如果发行的是债券的话,还必须返还本息(本金+利息),这也被称为债务。把不能够返还债务称为债务的不履行。另外,把债务自身
债务人
人浏览
诽谤罪一、概念及其构成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婚姻关系终结时,夫妻债务清偿应遵循的原则是共同债务以共同财产清偿,个人债务以个人财产偿还。这就涉及到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的界定问题,不同的财产制度有不同的划分。无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银行钱被起诉了已经在执行中了怎么办
欠银行钱被起诉了已经在执行中了怎么办
欠银行钱被起诉了,已经在执行中了,此时债务人需要积极配合。根据法律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
债权债务
人浏览
起诉离婚时欠款仍坚持不还怎么办
起诉离婚时欠款仍坚持不还怎么办
起诉离婚时欠款仍坚持不还,建议直接通过法院诉讼解决,待判决生效后,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
离婚
人浏览
借了小额贷款而还不上的人有很多,正规的金融机构一般不会有人上面追债。一旦逾期,银行必然催款,有正式的催款信函。如果还不还,那么律师函就到了。贷款不还,首先遭遇到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债被起诉没能力偿还会有什么后果
欠债被起诉没能力偿还会有什么后果
欠债被起诉,没能力偿还的会被依法进行强制执行,并且限制其高消费。根据法律规定,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
债权债务
人浏览
、双方协商请求延期还款债务人在法院的判决生效之后,想要按时偿还债务,但因为公司破产或者是个人已没钱还债等原因无法按时履行债务或者无力偿还债务时,可以主动与债权人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丈夫欠债妻子有义务偿还吗
丈夫欠债妻子有义务偿还吗
1、如果该债务用于夫妻或者家庭的共同生活的话,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妻子有偿还的义务。2、如果能够证明该债务为丈夫一人债务的
婚姻家庭
次播放
信用卡债务还不上怎么办
信用卡债务还不上怎么办
信用卡债务还不上可以与该信用卡所在银行进行协议分期偿还债务,但是如果你是有能力而不偿还债务对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债权债务
人浏览
父母没有收回的欠债分给了子女,属于债权转让。符合法律规定前提下,子女可以去索要债务主张债权。债权转让,又称债权让与或合同权利的转让,是指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其债权全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吗
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吗
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反之不行。在债权人同意债务人提前清偿债务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对偿还利
债权债务
人浏览
欠钱无力偿还属民事行为,一般不会因此而构成刑事犯罪,也就不会坐牢。除非你确有能力归还而拒不执行法院的民事判决、裁定的,或在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你故意暴力抗拒等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