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之后的第六年,因男方患重病,把房屋产权已过户给男方儿子,如果男方去世,女方是否有居住权和继承权

更新时间:2018-08-15 14:55:41人浏览
问题描述:
再婚之后的第六年,因男方患重病,把房屋产权已过户给男方儿子,如果男方去世,女方是否有居住权和继承权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8832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房地产继承权公证要到房地产所在地的公证处申办。那么,房屋产权不能隔代继承吗,  房屋产权不能隔代继承吗,可以隔代继承。只要上一代四人一致同意,就可以到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手续,然后到房管局办理产权过户。  房屋产权隔代继承的手续如下:  
1、申请登记  房屋继承时,进行房产的分割和产权转移应根据房屋分割的情况在分割后三十日内向房屋主管行政机关提出登记申请,并同时向登记机关提交被继承人死亡证明书,房屋权属证明书,公证书,遗产分割协议书或法院判决书、调解书,原房屋所有权证,原土地使用权证,遗嘱、遗嘱证明,有弃权者还需交同一顺序放弃继承权的弃权证明。手续完备者,登记机关即进行受理。  
2、权属审核  登记机关对受理的申请进行权属审核。审核主要是核对产权档案,审查申请人提交的各种证明材料和证件。  
3、公告  对申请人提交的遗产分割方案及相关的资料及证件进行公告,征询异议,核实证据,以防差错。如无异议,则进行核准登记。  
4、核准登记,颁发房屋权属证书  《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登记机关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应当作出准予登记、暂缓登记、不予登记的决定,并书面通知权利人(申请人)。”。若经登记机关审核,继承房屋的产权来源清楚,证件齐全,手续完备,公告又无异议,登记机关则根据《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于受理登记后的两个月内核准登记,并颁发房屋权属证书,同时收回原房屋产权证。
2018-08-15 14:31:47
继承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870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办理房屋继承过户的手续  
一、需提交证件:  
(1)《房屋所有权证》(原件)  
(2)原产权人无亡证明(原件、复印件)  
(3)公证书或法院判决书,调解书(原件)  
(4)登记机构认可的房产测绘资料(原件、复印件)  
(5)契税完税凭证(原件)  
(6)其他房屋交易登记资料  
(7)户口薄(原件、复印件)  
(8)继承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填写:房屋所有权登记申请表  
二、办证程序:  受理登记申请→权属审核→公告(必要时)→核准登记→缮证→收费、颁发《房屋所有权证》→归档  
三、办事时限:  上述证件齐全,五个工作日  
四、收费标准:  房屋产权登记费按房产评定总价的1‰收取,房产分割费按县值的
0.5‰收取  
五、领证须知:  领证时,由房屋所有权人凭身份证,本所开具的收件收据领取,委托其他人领取时尚需出具由所有权人签名盖章的委托书及被委托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018-08-15 14:35:51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5913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父母子女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关系,其承担起了抚养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的重责,而继父母继子女的关系的产生并不由于出生和收养,具有特殊性。继子女是指夫与前妻或妻与前夫所生的子女。在现代社会,离婚和再婚已经不再是世俗不能忍受的事情了,如果再婚的一方有子女就会产生继父母子女关系。一般而言,父母子女关系的形成是由于出生、认领和收养等,而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形成则不同,是由于父或母再婚。然而根据我国法律,仅仅凭借生父母再婚这一事实,并不必然在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产生法律上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只有在继父母将继子女收养为养子女,他们之间才具有法律拟制直系血亲关系;或者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形成了扶养关系,他们之间才能适用《婚姻法》上的父母子女关系。  根据我国《婚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以及继父母子女关系形成的原因和特点不同,将继父母子女关系分为三种形式:名分型、收养型、形成法律抚养关系的共同生活型。  
1.名分型,即未形成法律抚育关系。  生父(母)与继母(父)再婚时,继子女已经成年可以独立生活,或虽未成年但仍由其生父母提供生活教育费用,没有受继父或继母的抚养教育,也没有对继父或继母尽赡养义务,此类继父母子女关系为纯粹的直系姻亲关系。这种形式的继父母子女关系而言,其并没有形成养父母养子女关系,而且也不具有扶养关系,只是因为父母一方再婚而形成了名分上的父母子女关系。  
2.收养型。  即继父或继母经继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已正式收养该子女为其养子女,同时,该子女与共同生活的生母(父)一方,仍为直系血亲关系,而不与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生父(母)一方的权利义务则随之消灭。就收养型而言,继父母子女之间已经按照《收养法》的规定,形成了养父母子女的关系,因此他们之间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应适用《收养法》的规定。
2018-08-15 14:55:4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父亲去世 母亲再婚 之前的房子母亲的新配偶是否享有继承权?
父亲去世 母亲再婚 之前的房子母亲的新配偶是否享有继承权?
父亲去世母亲再婚之前的房子母亲的新配偶是否享有继承权?父亲去世母亲再婚之前的房子母亲的新配偶是否享有继承权?父亲去世后,房子过户到母亲名字下,如果母亲以后再婚的
财产继承权
人浏览
房子是谁的?女方有产权份额吗?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婚男方去世房产归谁
二婚男方去世房产归谁
二婚男方去世房产后,如果房产属于男方个人财产,则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根据法律规定继承;如果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
继承
人浏览
父亲离婚后再婚,离婚前房产再婚配偶是否有继承权?
父亲离婚后再婚,离婚前房产再婚配偶是否有继承权?
父亲离婚后再婚,离婚前房产再婚配偶是否有继承权?【咨询】父母婚后有一套单位分配的房产,父亲70%的房产权,父亲单位有30%房产权,因此至今为止未有房产证。200
财产继承权
人浏览
女方丧偶改嫁后可否继承遗产
女方丧偶改嫁后可否继承遗产
案例:李某与张某是夫妻,育有一子张小某。1995年,张某不幸亡故。为了年幼的儿子,其妻李某几年都没有改嫁,提茶端汤辛勤侍奉张母。张某还有一个妹妹,嫁在邻村,偶尔
继承动态
人浏览
《继承法》第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方去世娘家要求遗产继承
女方去世娘家要求遗产继承
女方去世娘家是有权利要求遗产继承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女方去世并且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女方父母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是
继承
人浏览
父母子女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关系,其承担起了抚养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的重责,而继父母继子女的关系的产生并不由于出生和收养,具有特殊性。继子女是指夫与前妻或妻与前夫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可以直接向被告住所地或是其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离婚,即使没有证明感情破裂的证据也可;2、只要没有特别约定,婚内获得的财产属夫妻共同所有,你可主张平均分割;3、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夫妻共同财产则有继承权。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是不需要交税的,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的房屋权属变动这一情形无需缴纳契税。此外,对于法定继承人之间继受土地、房屋权属的情形,也无需缴纳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分配财是由夫妻双方协议分割;如果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属于男女双方的共有财产才能分割
继承法
人浏览
离婚子女判给对方还有财产继承权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且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即子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时效是三年。继承权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
继承法
人浏览
如下房产继承人是可以继承的:被继承人依法取得全部所有权、部分所有权的房产。例如,被继承人生前购买、受赠、继承的房产,或被继承人与配偶、家人以及其他人共同所有的房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不要继承税。我国现在还未征收遗产税。法定继承人继承房产不需要交税,而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继承房产的,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如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抚恤金是被继承人死亡后由被继承人单位向其近亲属和生前被抚养人支付的经济补偿,同时也带有精神抚慰的性质,抚恤金不属于遗产,不能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继承,被继承人也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丧失继承权。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会导
继承法
人浏览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要看房子的估值。继承父母房屋需要缴纳的税有印花税等。一般契税是3%,印花税是0.05%,法定继承人继承土地、房屋权属时,不征收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