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房产。女儿放弃继承权要那些手续

更新时间:2019-09-04 14:54:06人浏览
问题描述:
父母房产。女儿放弃继承权要那些手续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025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到你户籍所在地的公证处去办理“放弃继承权书面声明”,不用返回原籍。具体要求如下:
一、必须由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亲自去户籍所在地的公证处申请办理。
二、申请办理时需提交一下材料:
1、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簿。
2、有关所要继承的遗产的证明,如房产证等。
3、申请人和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的证明。
4、放弃遗产继承权声明书(须在公证机关公证员面前当场书写并签名)。
三、申请人填写放弃继承权公证申请表。
2019-09-04 14:32:17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7731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放弃继承权是指继承权人在继承开始后到遗产处理前,享有作出放弃自己的继承地位和应继份额的意思表示的权利。被继承人放弃继承权是一种单方的法律行为,无需征求任何人的同意或认可,均有放弃继承权的自由。继承人放弃继承权,是继承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只要不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任何人不得干涉。  按照我国继承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应当作出明确表示。这种明确表示应采取何种方式,继承法没有作出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7条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本人承认,或有其他充分证据证明的,也应当认定其有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放弃继承有两种方式:  
1、书面方式。这是基本的方式。国为放弃继承是单方法律行为,被放弃的遗产将由其他继承人继承,没有春他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全部放弃或者遗产将由其他继承人继承,没有其他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全部放弃或者丧失继承权的,将按无人继承的遗产收归国家或集体组织所有。放弃继承用书面方式表达,就更显慎重,而且有利于稳定被放弃的那部分遗产再转移的法律后果。实践中,用书面方式放弃继承,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到公证机关输放弃继承的公证文书;
(2)亲自书写的弃权声明书;
(3)写给其他继承人的有明确的放弃继承意见表示的信件,等等。  
2、口头方式。如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分别或者同时向其他继承人口述放弃继承的意见。在诉讼中,继承人向人民法院口头方式表示放弃继承的,要制作笔录,由放弃继承的人签名。
2019-09-04 14:39:10
继承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367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继承法》
第二十五条 【继承和遗赠的接受和放弃】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
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47.继承人放弃继承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其他继承人表示。用口头方式表示放弃继承,本人承认,或有其它充分证据证明的,也应当认定其有效。
48.在诉讼中,继承人向人民法院以口头方式表示放弃继承的,要制作笔录,由放弃继承的人签名。
49.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
遗产分割后表示放弃的不再是继承权,而是所有权。
50.遗产处理前或在诉讼进行中,继承人对放弃继承翻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其提出的具体理由,决定是否承认。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对放弃继承翻悔的,不予承认。
51.放弃继承的效力,追溯到继承开始的时间。

通常实务当中没诉讼的话去公证,有很多机构是只认公证的。
2019-09-04 14:54:06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8693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女儿和儿子有同样的遗产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对法定继承的规定如下:
第九条,继承权男女平等。
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2019-09-04 14:53:2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放弃继承权的手续办理
放弃继承权的手续办理
继承权是继承人在法律被赋予的法定权利,如果继承人真的不想要自己的继承权那么他也是可以选择放弃继承权的,但是要办理相关的受理。那么,放弃继承权的手续办理是怎么样的
继承法知识
人浏览
到你户籍所在地的公证处去办理“放弃继承权书面声明”,不用返回原籍。具体要求如下:一、必须由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亲自去户籍所在地的公证处申请办理。二、申请办理时需提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母房屋遗产继承手续
父母房屋遗产继承手续
父母房屋遗产继承手续会因为继承的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遗嘱继承或遗赠。继承人要继承房产遗产,需要提供给相关部门被继承
继承
次播放
放弃继承权的手续办理
放弃继承权的手续办理
继承权是继承人在法律被赋予的法定权利,如果继承人真的不想要自己的继承权那么他也是可以选择放弃继承权的,但是要办理相关的受理。那么,放弃继承权的手续办理是怎么样的
劳动争议处理
人浏览
父母房产公证给子女要什么手续
父母房产公证给子女要什么手续
父母房产过户给子女有继承、赠与、买卖三种方式。也只有这三种方式才可以将房产证换成子女的名字。这三种方式,子女可以结合今后对房产的不同处置来采用。那么父母房产公证
房产公证
人浏览
你好,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一)配偶(二)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三)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四)兄弟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房屋遗产继承需要哪些手续
房屋遗产继承需要哪些手续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抚养协议的,按照遗赠抚养协议办理。所以遗赠抚养协
继承
次播放
房屋所有权人死亡,其房屋如何继承?继承是指公民死亡后按照法定程序将其遗留下来的个人合法财产转移给继承人所有的行为。那么哪些人作为死者遗留房屋的继承人?在我国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继承房产过户费用:(1)公证费40元/平米*产权证面积(2)继承公证费80元/单放弃继承公证80元/人注:继承的房产再次转让出售时个人所得税按照所得征收20%,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代位继承法律程序较为复杂,你需要选聘一个律师来指导您的后续继承工作。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凭有效证据,去办理过户手续。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是不需要交税的,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的房屋权属变动这一情形无需缴纳契税。此外,对于法定继承人之间继受土地、房屋权属的情形,也无需缴纳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诉讼解决。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分配财是由夫妻双方协议分割;如果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属于男女双方的共有财产才能分割
继承法
人浏览
可以公证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丧葬费以当地上一年度(或前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发放6个月,由逝者直系亲属领取,如没有直系亲属,则视情况由组织安葬的人或组织领取,需要开具相关证明。丧葬费是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时效是三年。继承权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
继承法
人浏览
女儿出嫁后,依然有权继承宅基地,这是由《民法典》规定的。她作为子女,享有与儿子同等的继承权。为了避免家庭纠纷或土地权益受损,建议及时处理土地继承问题。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不要继承税。我国现在还未征收遗产税。法定继承人继承房产不需要交税,而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继承房产的,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如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遗嘱执行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是继承人或其他人,但必须同意承担此义务。如不符合资格,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可由立遗嘱人生前单位或基层组织代为执行。若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丧失继承权。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会导
继承法
人浏览
是的,父母离异后,子女仍具有继承权。根据《民法典》规定,子女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无论父母婚姻状况如何,子女的继承权不受影响。若未及时处理遗产继承问题,可能导致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要看房子的估值。继承父母房屋需要缴纳的税有印花税等。一般契税是3%,印花税是0.05%,法定继承人继承土地、房屋权属时,不征收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一般没有缴纳的,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宅基地不能继承,上面的房子可以继承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这个需要对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