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未给申请工伤认定,个人能申请吗

更新时间:2019-08-31 19:15:51人浏览
问题描述:
单位未给申请工伤认定,个人能申请吗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7118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工伤保险报销方法:
1.通常要经过工伤认定、工伤费用报销、伤残鉴定等程序,工伤认定时要填写工伤认定申请单,提供首诊诊断证明、工伤员工身份证等材料,建议到当地工伤部门领取申请单及一应材料说明。
2.工伤医疗过程中,请工伤员工向医疗机构说明是工伤,医院用药的时候会注意,此时注意不要划社保卡,走手工报销流程,先全额支付医疗费用,再进行工伤报销。
3.一般工伤报销是100%的。当然这仅是医疗费用,公司在停工留薪期要照常支付员工工资。如果伤残定级,在解除(有些伤残情况公司不能主动解除)或终止时还要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
工伤基金除支付医疗费用外,还要支付伤残补助和伤残医疗补助金。
4.并由此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劳动者及其实用性法定的医疗救治以及必要的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019-08-31 18:51:49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388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工伤认定申请必须知道哪些事情?

认定申请须知:


一、申请的情形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伤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8、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9、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它情形。


二、申请时间


1、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5日内,向校人事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材料,在此期间发生的相关费用及由用人单位负担,基金不予支付。


三、申请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在校人事部领取)一式四份;


2、与用人单位存在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3、受伤害时初诊诊断证明书或者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原件及复印件);


4、职工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5、用人单位事故报告;


6、证人证言;


7、证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8、证人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除上述材料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分别提交相应证据:


1、职工死亡的,提交死亡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2、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原件及复印件);


3、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外出相关单位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2019-08-31 18:58:53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004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申请工伤认定应该提交劳动合同或者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之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2019-08-31 19:15:51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281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申报所需资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材料;
3、病例、诊断证明等医疗诊治记录;
4、职业病的,需提供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
5、交通事故等第三方侵害的应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2019-08-31 19:11:33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申请工伤认定后可以私了吗
申请工伤认定后可以私了吗
在现在由于很多时候大家都依然还是觉的遇到事情找司法机关太过于麻烦了,所以在民间大家都还是喜欢以私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工伤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下面就让法律快车
工伤认定办法
人浏览
1、【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职工受伤住院一年后能否申请工伤认定
职工受伤住院一年后能否申请工伤认定
职工受伤住院一年后一般不能申请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
工伤赔偿
人浏览
单位不给申请也可自己申请工伤认定
单位不给申请也可自己申请工伤认定
今后,即使省直用人单位不在规定时间内为职工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本人可在一年内直接向人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昨天,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出通知,规范调整省直工伤
工伤责任认定
人浏览
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申请
市民张女士通过天津网网上帮办栏目咨询关于工伤鉴定的问题,希望能为自己的婆婆解决困扰全家人多年的工伤医疗问题。张女士的婆婆今年已经68岁,退休前在天津市机床厂工作
工伤保险
人浏览
申请工伤认定应该提交劳动合同或者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之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破产清算案不予受理能申请抗诉吗
破产清算案不予受理能申请抗诉吗
遇到破产清算案不予受理的情况时,当事人可以依法就不受理的裁定提起上诉。如果不予受理裁定已经生效,那么其涉及提起再审,可以
公司清算
次播放
你好,时间这么长已经很难认定了,建议协商公司赔偿。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建议劳动者催促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劳动者自己也可以在事故伤害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先要及时申请认定工伤的,你可以到劳动局问问公司有无帮你申请的,没有的话自己要尽快申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用人单位一个月内不申请,可以自己申请。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可向劳动部门了解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您好,申请工伤认定应当在事故发生一年内提出,认定为工伤后才能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确定赔偿金额。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向民政局办理查询具体情况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你好,养老保险中断了的,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保险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累计达到最低年限即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所以养老保险缴费过程中出现间断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您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下班还没出厂门,骑车摔伤,老板没买意外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详细了解情况才能判断。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这种情况是可能有欠债之类的问题存在。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详细了解情况才能判断。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