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办理好有没有提前电话通知家人

更新时间:2019-09-08 09:57:11人浏览
问题描述:
取保候审办理好有没有提前电话通知家人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5457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根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的期限为十二个月,在取保期间不得中止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确有犯罪事实的,要贪求追究刑事责任。
能积极赔偿并得到受害人谅解的可从轻处罚。第七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2019-09-08 09:41:5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4000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客观地说,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最应当考虑和最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即为代为取保候审。  在大多数的刑事案件中被告人是被羁押的,办理取保候审在刑事辩护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专门办理刑事案件的律师,我也经常遇到当事人亲属向我了解什么情况下能办理取保候审,这里作一简单介绍:  其实法律对于取保候审的规定是很宽泛的。按照《刑事诉讼法》第51条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从规定可以看出,其范围涵盖了除可能无期徒刑、死刑外的所有犯罪,而“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又是几乎任何一个案件都可以套用的。  但是,也正是因为法律规定的宽泛,实践执行中取保候审的办理也就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多数情况下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家属认为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而办案单位却认为不符合。可大家适用的的确是同一个标准,却能够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根据笔者多年刑事辩护的司法实践探索到,其实办案单位还掌握着另一套没有成文规定的标准。换言之,实践中,除具备以上两条规定之外,还具备以下条件的,更容易办理取保候审:  
(一)非暴力犯罪的。相对于暴力犯罪而言,盗窃、抢夺、诈骗等非暴力犯罪的案件在办理取保候审时更容易一些;  
(二)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实践中90%以上审判时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可能会被判缓刑,而缓刑的前提是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审理期间办理了取保候审,而判决时因不能缓刑而判3年以上的实刑,之后再被收监,就会令被告人产生对法律的不理解、对法不可知的恐惧以及对法无定律的迷惑,也不利于其改造。所以,司法实践中,有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也很难取保候审。  
(三)存在重大疾病,严重危及生命健康的。司法实践中,以这个理由申请取保候审的,只有严重到危及生命健康的,才会批准取保候审。  
(四)怀孕的妇女。  
(五)认罪的。如果不认罪,一般很难取保候审。  
(六)财产案件,退赃,积极交纳罚金的。  
(七)人身损害案件,积极赔偿被害人,并争取到被害人谅解的。  当然,以上条件也不是通用和万能的,实践中,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作出应变。笔者认为沟通是十分重要的,与办案人员办案单位沟通,与被害人沟通,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取保候审,其实并不很难。
2019-09-08 09:43:55
刑事案件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542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对于当事人在交通责任中负全责的情形,取保候审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取保候审以后还要进行侦查,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还要审判,如果判实刑还要入狱服刑。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前款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应当退还保证金。
2019-09-08 09:57:1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取保候审什么时候可以申请
取保候审什么时候可以申请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刑事辩护
次播放
办理取保候审,家属去签字,然后交到派出所,说明取保候审已经办理成功。家属去签字,是以保证人的身份签字。《刑事诉讼法》监视居住。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拘留期间可以取保候审吗
拘留期间可以取保候审吗
一般情况下,在拘留期间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因为只要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在整个刑事诉讼的全过程都可以申
刑事辩护
次播放
根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的期限为十二个月,在取保期间不得中止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确有犯罪事实的,要贪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刑事拘留多久通知家属
刑事拘留多久通知家属
刑事拘留,是我们生活中也比较常见的一个事情,有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就被处以刑事拘留的处罚。那么当一个人被相关部门进行刑事拘留的时候,相关部门会在多久的时间对
刑事拘留
人浏览
一般24小时会通知家属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刑事拘留多久通知家属
刑事拘留多久通知家属
刑事拘留,就是指依照我们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相关行为人做出的一种刑事处罚类型。那么,如果一个人被刑事拘留了,在多久之后会对被拘留人的家属进行通
刑事拘留
人浏览
走取保候审程序之前,首先要判断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这是前提。否则,要走弯路。法定的取保候审条件有两个:一是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是可能判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未成年人广泛适用取保候审符合我国人权法制建设的需要。我国将保障人权明确写入宪法,这就要求法律与时俱进落实宪法这一原则,形成新的人权法律体系,维护未成年人的基本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谈谈辞职的提前通知期
谈谈辞职的提前通知期
跳槽在今天已经是社会的正常行为,但在跳槽者面前还有一道门槛法律规定的30天的提前通知期。在许多时候,劳动者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提前三十日通知了公司,拿不到当月工资不
辞职
人浏览
1,取保候审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非羁押性的强制措施,期限为12个月。公检法三机关都可以就同一犯罪嫌疑人就同一犯罪事实办理取保候审的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合同到期不续签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吗
合同到期不续签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吗
合同到期不续签的,不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除公司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以外,到期不
劳动纠纷
人浏览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解除合同与提前通知
解除合同与提前通知
解除合同与提前通知《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接触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根据以上规定,劳动者可以不附理由的通知用人单位解除
解除劳动合同
人浏览
被刑事拘留后,家人或者律师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是否批准由办案机关根据案情决定。取保候审的条件:《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通知
什么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通知
小王是上海一家制药公司的医药代表,2005年8月6日进入制药公司,劳动合同期限为五年。2007年下半年其销售业绩一直不理想,达不到公司制定的业绩目标,公司提出与
上海劳动仲裁
人浏览
监视居住可以提前解除吗
监视居住可以提前解除吗
被监视居住的人如果违反了法定的义务的,可以提前解除监视居住,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
案件执行
人浏览
行政拘留是一种重要的也是常见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行政拘留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刑事拘留通知家属吗
刑事拘留通知家属吗
刑事拘留通知书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给家属。除非是存在法定情况。即存在有碍侦查的情形,警方可以暂时不送达通知书,但有碍侦查
刑事辩护
人浏览
办理取保候审,家属去签字,然后交到派出所,说明取保候审已经办理成功。家属去签字,是以保证人的身份签字。《刑事诉讼法》监视居住。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